开启左侧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知识点总结

[复制链接]
xyneed 发表于 2010-11-17 21: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姓名 张夫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5年 - b/ p: n+ w5 K$ h3 w/ `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称 教授 党派 中共党员
9 s; |! @7 A2 W) r& C学位 文学博士 职务 博士生导师   |( m. Y7 D- F7 s' \
1978年3月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7 |/ h" c. M# z8 H7 \1 b
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
+ T3 W! j6 [; z2 s* j1990年受国家教育部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7 C  g3 y" i. q4 a
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 P* C3 L! H6 ^, ^0 r9 r
1993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 v- }2 t; D5 s& m, w1 T, K/ R1999年获文学(艺术学)博士学位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导师
3 l+ w* C1 }* j" H0 \) o' T* h2000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兼《装饰》杂志主编2 B! j* d$ b# ?( j/ O
2001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a  `9 A- l4 h( R2003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艺术史论学部主任 7 G2 }6 e  U6 I6 H# G5 M5 O) g
  1.2 主要学术贡献:
% H. L0 j! g( y+ i# c( ^$ }6 B  1、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体系,出版了首部此类研究方面较为全面而具权威性的著作及相关图书。目前由张夫也开创的外国工艺美术研究已在全国相关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学博士点列为研究项目或指定为教材。$ @/ A, C0 g8 F0 u
  2、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方面的体系,在我国高等学府率先开设了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目前全国相关院校逐步开设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苏州大学艺术设计学博士点已将此课指定为研究课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将此课更为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作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课程。5 O$ ]+ E( _  J& ?9 _# v8 b9 ^2 y
  3、由于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与科研体系的建立,打破了长期以来工艺美术史教研活动只有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局面,完善了工艺美术史学科的建设。
  O) ]- ^* D* W- S0 J# V1.3 主要学术成果: ; `1 W  }! h. p4 |3 F7 t1 F0 g
1993年 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光荣称号
" V' \' B+ C- `) z1998年 获“北京98和平艺术大奖”) ]  V) ?/ ?) B8 [+ N
2000年《外国工艺美术史》(专著)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
' @8 v1 K' `" a/ w# y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G+ j+ _+ `% T% j
2001年 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
" s- ^& l1 G; l- G8 B  Q2 ]2001年《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材)获“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  R8 ]- K3 D% L5 {6 [/ P
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k# ~0 v9 h# o7 p
2001年《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u# |7 s6 r- Q* a8 @
2003年 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 r/ H2 c" e2 x9 i! b2 R$ R
2004年 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
9 ]* h. ], \8 j9 L9 `0 S2005年 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
' l) }1 P' e  \1 @  成功地策划组织了以下专业论坛和研讨会:% y2 r' q0 b2 h0 U) x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艺术研讨会(2002)
6 n% N# n% k9 y1 P. l3 A( ?: O# ^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美术与设计艺术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2 U) ]2 i5 `+ ~3 v4 C: ?% K# ~$ r
2002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
6 ~5 G. m8 q; L全国高等院校平面设计研讨会(2002)
+ w1 U* \6 ~: D0 k! ~$ Q7 n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2002)
& E# s, ]! {. a' @# \6 S# S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2002)
' o, W5 a  W" l3 T深圳国际服装设计教育论坛暨国际服装设计教育展(2003)
1 u/ U9 T# h3 a3 L/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研讨会(2003)! |. R$ J+ ]3 D. J$ R; j
首届全国工科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论坛(2004)
( ?2 P% ]* O% T; Y2 _0 l& r* l, c国际工艺美术发展论坛(2004)
- _/ u/ \  S- H6 k0 o8 X" `3 s; s传统陶艺与当代文化——东亚当代陶艺沙龙(2004)7 n6 B( ~  J, a; X  a% s, `  B& R' [
2005年全国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论坛
( {" d  c; r$ G. T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2005)" l# e+ J; O( v7 l
参加香港“设计营商周二零零三”活动,并出席设计专题展览会 9 g& z0 q5 {  j& N
1.4 职务及社会兼职:
: g0 G; P; [* u) i, B  职务:
" e* m$ p- s/ \4 n. M1 s3 Z# w  E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装饰》杂志主编
; p: R5 M( H! o; }( T" b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学部主任! }' S* f( l; G) |4 m0 G6 x! F% P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Q- X0 n( t" [' O
清华大学艺术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3 q  z0 F5 ]( S7 |1 c7 w! L# y  社会兼职:
3 y. S5 {5 |( v3 i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 G  d& G) ~; @5 e7 T$ A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 S( g: k( F% n: T8 t* Q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编委; Z, B; S  I& j: j) [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k- k8 }/ m6 I) j
欧美同学会文艺委员会委员
. n' }" t% a! y! K% w! E湖南工艺美术大学客座教授/ f2 J, V: [* V! u. R+ T
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T, B8 ]! S: c! f: {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 R* c! @' W7 h  z- H" p内蒙古大学客座教授4 T4 e1 Z7 V) g! L# h4 T
内蒙古师范大学客座教授1 q& s) `& }8 J( V* X7 Z, V
中州大学客座教授
+ R1 v" H$ n8 s6 x% |3 }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9 x. A, Z) n5 ^  i6 O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 [8 B7 X$ E' c" c# k* V% ^$ \课程负责人张夫也教授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体系,出版了首部此类研究方面较为全面而具权威性的著作及相关图书。张夫也教授于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设“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这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次。1990年,张夫也受国家教育部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回国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系副主任,继续开设“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在1999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并于同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外国工艺美术史》,该书现已再版两次,并于2003年出版了修订版,该书曾荣获2000年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目前由张夫也开创的外国工艺美术研究已在全国相关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学博士点列为研究项目或指定为教材。 # w. i& K% G. j" |1 C
现在,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被全国各专业院校高度重视的学科,由张夫也教授培养的学生分别在全国各大艺术高校担任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教学任务,为中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0 ~  Y: z6 c$ ]% }+ _$ ~/ t$ h外国工艺美术史作为一门精品课程,在我院已形成了结构合理、梯队齐备,极具学术优势的学术队伍。课程负责人张夫也教授,开创并建立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和教学体系,完善了工艺美术史学科的建设,并且在我国高等学府率先开设了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出版了首部此类研究方面较为全面而具权威性的著作《外国工艺美术史》等。学术骨干,张敢副教授关于欧洲近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尤其是他对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威廉?莫里斯的个案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广泛的重视,使近现代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成为本课程的重要特色。周志讲师的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史研究也在国内具有领先意义。这些理论与实践研究相互结合,构成了以工艺美术学为核心,多边延伸、生长的学术态势,是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学术基础。1 ^7 Q& k6 U4 C# F. |" i' Z5 m8 t
教学内容:8 q# F, p- `; s' M1 [! H
外国工艺美术史为设计艺术学类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外国工艺美术史的基本发展沿革及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地区的工艺美术和世界三大宗教的工艺美术发展规律与特征探讨。
/ I6 a* [+ v  s4 y- s
- K" H6 F: D: D工艺美术的历史,不仅是人类掌握材料技能的进步和征服自然环境能力增强的历史,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方式的佐证。在漫长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形成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而且也提高了对各种材料(包括自然材料和人们创造出的材料)的把握能力和加工技术。周而复始地创造和长期的积淀,导致了风格独特的工艺文化的形成和工艺美学的诞生。它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高度统一的崭新的境界。工艺美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特别是环境、民族、宗教、时代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工艺美术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工艺美术是人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人类发展史上各阶段的美学思想、社会生产及科学文化的成就,同时,也忠实地反映出人类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过程。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面镜子。" G& _3 F( P1 C! s! t; e

: D' ?& S3 Q5 W7 F$ R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国人的文化素质,提高我国综合素质教育质量,完善人文学科,树立学术形象,提升综合学术地位,皆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工艺美术领域的研究实力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占有绝对优势,这个雄厚的基础是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与教学的优势,发展形成体系完整的专业,还需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完善。将外国工艺美术史设立为精品课程,对于我国工艺美术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v! y/ ]2 X/ {2 f4 @3 _+ e9 q折射世界文明史的工艺美术5 M5 w0 l  r9 K; m0 _0 f
张夫也  主讲
9 c; i2 ?2 m& V文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0 g; Z: ^8 d) C) n$ N3 N  文学/ u) C# w9 G2 c; b
精神财富  艺术
/ [7 x  J5 N8 @* J0 f  教育; u$ K( V5 P" T! h' n
  科学0 N6 C2 h* T: p( W
  人类进步
! {/ {* B# }6 D文  明  社会发展
1 m' K7 a2 H8 _- l  文化繁荣/ c9 o0 d1 s1 \
  科学创新
3 p" k! h8 a" U* f5 t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o( }9 \5 }: ^4 E
一个没有文明的国家是没有光彩的国家$ C( j# R* {- S
文明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靠人类的心智和双手共同构筑、靠人类不断的,艰苦卓绝的劳动和创造而逐步形成的。应当说,文明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结果。
) m+ i4 X6 P- b% _: E  Z% a-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工艺美术也就开始产生了。一部工艺美术史,实际上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演变和进步历程的形象记录。4 |0 I- N( @- {
分布在世界各地,上下百万年,人们创造的难以数计的工艺美术作品,无一不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 A9 ^- @0 Y* H" f( p
工艺美术的历史,不仅是人类掌握材料技能的进步和征服自然环境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方式的佐证。同时,工艺美术的发展表明: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通过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智慧,以表达自己的方式来阐释自身的历史。. [4 ?9 M" ?& `; O
在漫长的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造就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而且也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把握能力和加工技术。周而复始的创造和长期的积淀,促使风格独特的工艺文化的形成和工艺美学的诞生。它把人类引入了一个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高度统一的崭新的世界。# ?' \9 w. E& ^
工艺美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诸多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环境、民族、宗教、时代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工艺美术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工艺美术也从各种角度折射出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 i! s. {/ P4 i8 L
影响工艺美术发展的五大因素% G- s; L9 m" }5 @' b) w- q! W
环境因素3 O% V/ Q' W9 ?) E# w5 Z* B
民族因素" w. |/ b  ]( K& r* L8 ~" @4 M# V1 v
宗教因素6 R1 l0 Z% g  C0 l+ ]
时代因素
% {6 s" s, Z9 W0 A& K5 r科技因素8 C  _- n' c7 ~& T+ T* I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
: [" L% V* i1 H" Z& `/ ^: `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 T! q- U) Q# g4 Y( M
古代巴比伦文明——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w% {: U5 w, |1 y+ x
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文明4 W! v# N  |* s6 i8 m8 C: |  J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文明* v- @, r' |$ Q4 k8 _! F
其他世界著名古代文明; Z; h; n0 \0 d6 o$ ^* X
绳纹文明(古代日本)! u" L  f1 f1 I0 u) c0 B$ w) t
古坟文明(古代日本)
, r7 R% V5 l# j" ?, _) `; b哈拉帕文明(古代印度)  B( n) }) d" U5 d" G7 y8 l  B0 U0 {
地中海文明(地中海区域)
0 X* \# I7 L9 ^) g爱琴文明(古代希腊)
& f  ^4 O8 e  q# p埃特鲁里亚文明(古代意大利)3 Q6 \0 v2 W8 Y" G' Q
诺克文明(古代尼日利亚)
8 g! l6 Z3 A4 q9 j. ~0 P! Q伊费文明(古代尼日利亚)
( K: n8 r0 q  o! D0 u( I1 P贝宁文明(古代尼日利亚)
  y7 V1 o& S4 o玛雅文明(古代中美洲)
5 g7 U* U: K7 v& z阿兹特克文明(古代墨西哥)
. A$ u0 i, M) D! \印加文明(古代秘鲁)9 Y& j! R- M4 S% O9 o; f
世界三大宗教文明
- E" b( l2 M8 O* x) e& C佛教文明
2 C7 D1 j3 ~* T. ?$ Q基督教文明) ]9 i' t+ K) ^' z8 F$ r( |& R
伊斯兰教文明
+ o# E3 @6 K+ c' j6 X外国工艺美术史
& ~, W% Q, s$ C: z2 m张夫也主讲
  k- g* X6 [- O! |7 l& s- V古代埃及工艺美术
7 F9 p0 Y" a7 }- B( k一、概述1 M+ B3 e; P( o8 F
(一) 历史
0 U! E8 Q  g$ G' F1 F. x美尼斯(Menese) 于公元前3000年统一上下埃及(双国) ,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1王朝,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统一的王朝国家的诞生。6 L* C/ x: U+ y7 w! C
根据埃及编年史家、祭司马尼托记载:8 C6 l" x7 P6 i/ K
从美尼斯(上埃及国王) 统一埃及起——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帝国征服止,先后有26个王朝进行统治。后又被马其顿亚力山大统治(前332年始) 300年。至公元前30年,又被罗马统治。
  ?' s% M! f' p: O埃及上古史:- i/ y2 a' ^) W* f
早期王国 1—2 王朝  (约公元前3000—2686) [原始]
8 W9 @- p1 D% M; A: [2 L5 D古王国 3—6 王朝  (约公元前2686—2181) [原始]8 q+ ?  l* X* Z7 [
第一中间期 7—10  王朝  (约公元前2181—2133) [原始]0 f+ B- F# y0 x% f/ p8 _8 T
中王国 11—12  王朝  (约公元前2133—1786) [夏]
& X; }3 N6 g1 I8 R" ^第二中间期 13—17  王朝  (约公元前1786—1567) [商]  c6 @" H& F2 q( [2 x2 [. B
新王国 18—20  王朝  (约公元前1567—1085) [商]
3 V- @0 N" f$ x& Q- n! t后期王国 21—26  王朝  (约前1085—525)  [西周—春秋]9 `) ^+ Y* H- I1 n$ L/ l* ?# M
(二) 环境) H1 |8 \. C5 I3 c/ _; r  I5 Q& P
封闭型的地理特征7 }# R+ g# a. v4 p3 z
由尼罗河引发的种种情况: T6 V3 T9 F. S0 r
6月17日夜——“掉落之夜”5 ~: R/ `. U3 F3 f$ Q
(三) 宗教
/ F  s% R9 b' ^* {7 J" i! i4 U8 _泛神论(多神教)   S8 M6 L* y" s" x; O* a
相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有神灵存在
* D) _9 l- }: u. U4 r9 @0 I% B(四) 信念
: ?0 P  v6 s4 H# @4 Z/ o再生 永恒 不变 视死如归6 ^* c2 N0 ?. }( C# A/ }3 y
二、工艺美术
1 H! ^' J( K& [, U9 w4 \(一) 陶工艺
$ J; T8 h2 _7 ~5 U2 |5 ?1、黑顶陶器(自然纹样)
7 \$ u$ Y+ ]' u: D2、明地暗花彩陶(刻意装饰、丰富、人物、动物、植物)
# y& w$ t! ]9 }) c( S3、暗地明花彩陶
$ Q6 ]) A/ c5 v4、釉陶(蓝釉为主) 3 _. A0 p# H, N& _. ?
(二) 石工艺! J- d0 B- R+ X8 B  E& Q3 W
1、化妆石板+ a5 S) k; L4 X  o
2、内脏壶
; n  x  \& }+ ~: q! h6 |3、灯具0 l1 d. |( F" D4 l2 W6 t4 v/ d$ W
4、装饰+ K" Q0 U- H: L9 F' j
(三) 玻璃工艺- b$ H6 u  j7 L$ J& l
1、动物形容器
( S# }0 |9 H* p& C0 k7 S2、抽象形容器" I3 t1 J$ H6 w1 g5 i7 c5 q
3、首饰
3 f1 L! K+ t# `3 g) D(四) 金属工艺
/ _8 t& G8 y# m' ?* F- C  ~1、宗教器具
; }! v6 I/ b: R+ G" |3 y, m2、首饰
: L- `9 g2 a; H8 A3、棺具0 X  G! x1 p: D" o8 W5 O2 @
4、陪葬品
3 n4 Y4 e* Q+ ?- e4 t(五) 木工艺
6 d* |2 _0 {8 K9 P6 D4 O1、装饰器具
; P& E% J/ Y( P2、家具+ F4 U7 u: @9 t: [# g% `9 S, f* G
三、小结% _7 F3 a5 E5 H% e
1、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掀起了人类历史上工艺美术全面发展的第一个浪潮。
) C8 _; i+ z; g" x: O" A: X& t2、古代埃及工艺美术虽然历史悠久,但许多作品在造型设计、装饰技艺及材料应用和整体表现手法上,蕴含着某些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的要素。譬如几何形体与几何纹样的应用、形态的变形处理和刻意的装饰性表现等。
1 e$ `7 W5 l8 T% @$ H; Q8 O  Z( [- i3、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涉及到非常广泛的材质,并取得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玻璃的发明,不仅对人类工艺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表明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量。* D7 e: f3 u9 |1 i( C8 {- D
4、就整体而言,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强调精神上的作用,工艺作品的实用功能并非是最根本的目的。大量的工艺制品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产生,而是为死者能够在来世继续“享用”而存在。& ]' C8 d. l+ ^3 h4 y
5、纵观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始终充满着静穆、庄重、浑厚和遒劲的风韵,同时伴随着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宗教气息。
1 Y  ^4 F, V. S/ P6、埃及人“永恒”和“不变”的信念直接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创作观念和作品风格。贯穿于古代埃及工艺美术中的“常存的秩序”和“恒定的伦理”使其形成独特的“埃及风格”。这虽说是古代埃及工艺美术的特点(或者说是优点) 所在,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其缺陷,因为它或许阻碍了古代埃及工艺美术的更大发展。8 e; p4 [, X' _( {
阿玛那(Amarna) 风格 阿蒙霍特普(Amenhotep) 四世' e9 e& f' Q. p( l. u/ `" E
阿蒙(Amon) →阿顿(Atom) (太阳神、最高神、主神) - [  S* U' q# {( w# ~( s! w
底比斯(Thebes) →阿玛那(Amarna) (国都)
4 A6 e1 q5 ]- S: T' N/ i阿赫塔顿(阿顿的境界) # A7 f7 E" g7 U/ W
阿蒙霍特普→阿肯那顿(Ikhnaton) (阿顿的光辉) (国王名)
1 v9 ~7 m2 c0 X+ Y' O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
% v! K7 u! w+ Y9 b3 m: W/ Y, G一、概述
) n7 m2 |" j* D& N9 d, m" n. Q(一)        自然环境/ t& x/ O$ K% G0 T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 m* q3 E' Z* W7 FN亚西里亚 / 亚述(Assyria)! q- ?" E6 M- H2 ]
S 巴比伦尼亚(Babylonia)! s" P; Q- y) }" R
N 阿卡德(Akkad)
9 G9 L2 d9 H, }# _8 K( Q7 `& W' dS 苏美尔(Sumer)
- b6 _' _3 _$ x; s. k1 K. d(二) 民族/ X. O1 g8 N5 p2 w5 O
苏美尔人(Sumerians)
! N/ Y6 d: k. {% l( r5 I/ c  m, i塞姆人 / 闪米特人(Semites)7 _$ Q* u$ ?; o' n, @0 ]# M" ~
阿卡德人' H% t, d" S0 L) v3 g; `- C
亚述人
& R& T3 t0 y# [( E! _* A8 i, K/ D/ i6 S阿摩利人
* i, s/ c7 D# `' z  W  N迦勒底人, U9 C& y5 X7 W, E( A# T& D1 Q' }+ `
(三) 历史
2 O% q. e  Z+ l$ \/ z苏美尔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前2371)
' E" v* j( y9 b+ b% p掌握铜、银等金属的热工冶炼、纺织、轮制陶器、造车、造船等技能
$ }* F* z; q2 ^0 [7 D/ e泥板文书
4 j9 U- _! J) E嵌饰徽牌6 ~" G& s; l' @
楔形文字% X1 C4 G$ |; E6 R0 q9 B( A% {' T
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前2191): G0 O4 b- m3 d
萨尔贡一世(Sargon 1,约公元前2371—前2316)
2 r' `7 K( R% L6 Q7 B天下四方之王9 y7 Z& y5 X4 S( G0 r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689)0 P/ n4 B1 U  ~' i. b4 Y
汉谟拉比(Hammurabi). Y  _* a7 y3 E" ?5 T' }6 Z+ E; S
王中之王  统一两河
3 G0 n+ S$ ?2 W  O/ l3 A5 I人类首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碑
. ^7 n+ c$ K, J- Y( g! o7 U- q亚述帝国(约公元前3000—前612)5 R6 q! G' H6 ?# F2 U/ ^
公元前10世纪进入铁器时代,并成为大帝国
, q. h3 c! H3 X; T% B% h% V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进入繁盛期, h1 _- ?5 {' \- Z% T- E
尼尼微(Nineveh)国家档案库20000余块泥板文书) x3 V/ J$ I% l3 p( m/ E* ]6 {
亚述版→亚述学(Assyriology)
* \5 q: x( Z) u/ h新巴比伦王国 / 迦勒底王国(公元前626—前538)
* a6 t% ^& d* q2 u3 `' W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前562)在位期间为鼎盛期
. L2 }; N/ m4 d% h为巩固与米堤亚(Media)的联盟,与米堤亚公主结婚( D$ n- \" D2 D2 O: h
兴筑横跨两河平原的长城. l/ r. S, j0 K" N4 g9 ]- X
扩建巴比伦城
: L2 r; u& X/ P+ Q8 ~, k建造空中花园(悬苑)
: }( w8 s$ V( S4 z9 ^(四) 宗教
+ V* a. z' a0 p9 U多神教(泛神论)% e$ S- z4 T9 ~
二、工艺美术
* i  P& `& U# Z: c(一) 陶工艺
2 F' q; P/ F7 G5 Q: f1 `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工艺的地区之一。; @; W' Q; w8 J0 J
因为:1 优质粘土% G/ e: M. j7 s4 F. T( H  G7 B
2农耕定居生活
0 a8 w* {- q* j* y装饰手法:刻纹陶、彩绘陶、刻纹填色陶
/ @3 W! y, H/ |  {6 ?1 p$ Z品种:1生活用器皿 2祭器 3人像(母神)# ~: h" `' F- W' u7 t
形式多样、格调轻松、风格古朴(具有现世性)
& O; N: D4 L' L2 J+ E5 l" V- w(二) 石工艺: P: W! |& G. H  N$ H) ^
石材匮乏 故小型石工艺作品较多,但有很重要作品问世/ q4 v* a! |- B$ v
品种:1 器皿(杯、碗、钵)% j. P7 a# I1 o5 W' r) T5 ~, S
2 石碑(法典碑、界碑)" }( S- M) T& x. P: A
3 石印章  风格古拙、典雅
* P/ D. d' w% M' J, v1 [  r! {& c④ 护身符  清新活泼
9 t4 b5 t9 j% c  [! J7 Z. y% X⑤ 装饰、陈设品(等器、祭品、建筑装饰、雕塑)
  e2 p% K- l) p9 B(三) 金属工艺5 K$ F& _( }& _' B4 A) g8 E* R
1        器物装饰(竖琴、门扉、建筑)
! i+ n+ q" Z1 k5 }. s2        祭器(纪念像)+ L/ _) W0 S# }, K& v: u
3        陈设品(动物)) ?2 c6 @4 Q, Z6 S) W
④        用具(头盔、武器)
0 G9 d( O" o* ^# N6 J4 S% F(四) 象牙工艺
/ s3 g& N; d2 s' i/ t8 s6 M1        装饰品
3 Q5 ^5 n. [1 h2        陈设品* w: h+ V- K9 c& ?) b
☆ 材料突破——原始沥青
$ ~( G6 |$ u, U. N* q8 Z6 H: y三、小结
" i/ [# K/ c& o: N$ k! p1、古代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在距今6、7千年以前已经在陶器、石器、金属等工艺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些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之需求,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包括祭祀与欣赏)。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构成了西亚文明的主体,不少工艺制品成为后人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史的珍贵文物资料。4 d0 G6 b. o3 h
2、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与古代埃及相近似的风格:首先,这种相似表现在数千年来工艺美术的风格基本保持着原始的传统;其次,在各类工艺美术创作的形式法则与技法上的表现较为程式化;再次,类似古埃及的“正身侧面律”的表现形式在各种工艺制品的装饰中较为广泛应用。' h0 O. t% b: Q: I. |" n& p0 D4 G
3、两河流域工艺美术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主要在于更多地注重人们现世生活的表现。这不仅反映在各类工艺制品的功用与造型上,也在大量的装饰纹样内容中得以充分体现(如现实中的争战、狩猎、劳作等情节的表现)。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两河流域工艺美术作品受其多神教的宗教的影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且带有很强的世俗性。人们并未将目光只投向国王或主神的身上,而是更多地反映人们的世俗生活。实际上,这是一种原始的现实主义风格。
% y  P" l3 n4 n) n8 H% q4、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的形式丰富多彩,品种繁多,技艺精湛,风格古朴典雅。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并已注重材质与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善于利用多种材质互相搭配而制作工艺美术作品,是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的一大特色,反映了工匠们综合把握材质与作品内容表现的能力。$ }9 n. q, U( z* @4 J8 P% `
5、值得强调的是,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与当时人们生存环境的联系十分密切。不论在工艺制品的造型上,还是在其装饰纹样中,皆始终离不开以动物形态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创作方法,这种方法代表了整个古代世界,尤其是古代东方工艺美术创作的风格特征。0 Y& X6 u: [9 N; }6 m! R
古代地中海地区工艺美术; K( [8 J; j/ a- T7 U: n! g# S/ b
一、概述
# r& k, u' T; k1 H, B! w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之间,是一个东西长(约4000KM)南北窄(约1800KM)的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9 |* w7 o! W0 \% J三大洲交会点  周边各民族、各区域文化艺术的大熔炉连接  东西方文化的纽带/ p& {. h$ c) }2 T% q1 Q: A
各民族、宗教、商贸活动的共享空间, N2 D* n0 q$ c: v% ^
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明——地中海文明" |* n3 o" \2 s+ M( p# h
地中海文明代表了人类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 T. A* G& h+ n, @其文化艺术发展史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构成的(盛于纯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G! f1 @* `. z7 l( v
南岸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艺文化浪潮
8 `4 B6 R- L( B3 g东岸  腓尼基和古巴勒斯坦,为两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交融会合之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发祥地。也是西亚和北非文化向欧洲本土进行传播的走廊。工商贸易发达,因而促进了文化交流,呈现工艺美术繁荣局面。
  J3 X& w+ B) H0 d8 [2 x' T; ?西北岸  安纳托利亚  欧、亚两大洲的交会之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陶工艺、金工吸收了两河流域文明之养料,且给予古希腊及爱琴海文化以重大影响。
7 k( v( ?. V3 `北岸  希腊及其爱琴海诸岛屿,广泛接触东方文明、汲取其精华,从而迸发出欧洲文明的火花,这里的金属工艺和彩陶工艺,拉开了欧洲工艺文化的序幕,也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灿烂的一页。# o/ X2 S7 j$ _1 S( H5 y% c
埃特鲁里亚也是欧洲工艺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地中海文明的孕育下,全面地吸收了古希腊文明的养料,不仅成为古希腊文化的余音,也是古罗马文化的先声,其丰富而精美的工艺美术,特别是金属工艺,为古罗马工艺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7 n+ z3 U$ w" ~/ v; J西岸  伊比利亚半岛,虽不及东、北、南岸繁荣发达,但也形成了独特而兴盛的态势。其发达的青铜工艺、石工艺和陶工艺,不仅成为欧洲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南欧的伊斯兰工艺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J! q9 o6 I. T4 s% W4 p; w7 D克里特  古希腊文明乃至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x9 }6 H, d" t5 N5 c+ [
塞浦路斯  东西方文明的结晶,融合了多种文明的优势,但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工艺文化风格
1 t4 s6 c. @" ^8 ^3 q其余诸岛  西西里岛  萨丁岛  欧洲工艺文化的摇篮之一。
0 F: d( v- q$ E$ c二、地中海各地区的工艺美术5 P  F0 m$ Y6 l: [% m7 b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9 t# r- g( W+ ]/ S. b2、金属工艺风格典雅细腻、制作精良、首饰尤其突出、黄金工艺发达、宝饰品突出
4 K. ^+ T4 y/ T! Y  u6 O- C3、石工艺风格古朴大方,装饰生动活泼,器皿很有特色,以杯为主。
" y1 R3 E6 Q% ]: H( B' d如水晶酒杯   石杯
* \9 `* ]8 B$ `(六)迈锡尼(Mycenae)1 D7 k# O% g3 w4 Q1 B0 }+ M
迈锡尼位于希腊半岛南部,19世纪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与克里特文化并称爱琴文化。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 q1 r7 z  r. K5 D$ s
由于克里特文化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突然毁灭,此后爱琴文化的中心转移到半岛南部的迈锡尼。  G9 f" b# @) A5 W
迈锡尼文化是由阿卡亚人创造的。! v9 U+ I3 f2 A: D* C% q( M3 V
考古学家在迈锡尼发现的文化遗址和遗迹包括城市,王宫和各种不同的墓室。在王公贵族的墓室里,保存有大量的金杯、银盆、青铜宝剑和金面具等物,其中有的墓室金属工艺品达800余件之多,说明贵族奴隶主的奢侈豪华的生活。在所有器皿和剑柄上,都刻着人物或动物的图案,神态十分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造谐。- B0 S# J& L7 \5 x1 i% ]
后期,因发动远征小亚特洛伊战争,持续十年之后,最后采取“木马计”才将特洛伊域攻陷,虽取得胜利,但也使迈锡尼元气大伤,不久便被北部的多利亚人(Dorians)所征服,迈锡尼文化也自此开始衰落。(多利亚人古希腊居民之一)1 a( K. I: r% T" n1 x- a3 ]
1、金属工艺主要是金工发达、特别是贵金属——黄金甚佳,造型独特,制作工艺精湛、富于艺术性和古典意趣。, ~+ ]6 n$ q0 l: S
金冠带   银杯
6 p* `/ R0 m, z4 V* l' T2、石工艺人像、着色、表现轻松、随意
" l4 t. ~7 n: l2 x3 n. K6 f! G) Q器皿极少  装饰用或作为祭器随葬品
4 E' z, v3 E0 o  i$ P(七)萨丁岛(Sardegna)( t; N2 b7 D% [4 ?+ q+ R2 I
1、金属工艺青铜小像、形象夸张、艺术表现强、祭器、装饰品多、器皿较少0 n, B$ k: g4 f' V* T
2、石工艺  造型单纯大方,以偶像(神像)(相当抽象)为主,器皿很少
/ c! s  X3 K* u6 `1 @, A(八)伊比利亚半岛(Iberia)
: w% N8 n7 b' b' v9 n地中海西岸 今西班牙、葡萄牙, N7 A0 J2 Y; m  m* d' X: R4 M
地理位置虽属欧洲,但文化根基更加接近北非及地中海东部,具有很明显的与地中海文化圈为一体的特征。
0 R; L* r! J1 v: D1 M4 J6 b% B学者们推测最早居民由非洲萨哈拉地区的民族移居而来。是因为气候变化那里成为不毛之地后,一部分非洲居民经直布罗陀海峡抵达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阿尔麦利亚文化的基础。之后,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至青铜时代初期(公元前3000—前1500)这里由巨石文化支配着,其起源虽不确定,但它属于海洋民族是确实的,通过这里的遗址,便可看出,从地中海东岸开始,爱琴海、西地中海、伊比利亚半岛、法兰西西海岸,乃至北方的德国等地区,都有其文化足迹留存,此时起,伊比利亚半岛,已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舞台之一。4 I/ |, ]4 G0 g+ B# ]
至少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北方的凯尔特人,由半岛西北部进入西部,不久便由西南部向中部扩展,并与当地民族同化。" o$ k1 r- V- x2 k
另外,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也曾到过此地殖民,带来了东部的文化和商品。. ~) S. o6 c& y1 b4 }( k  v% L
之后,这里也曾受到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冲击。
% I7 }( v, e/ V+ }6 I) }8 N1、金属工艺十分发达、造型简洁大方,艺术风格独特,艺术趣味浓厚,但器皿少,以祭器、首饰为主。% [# o; }( O! n' i) m$ W8 z- D
2、陶工艺  ! K3 Y% G8 y) Z
特征:器皿造型极为单纯,装饰纹样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图案化倾向和装饰性表现。陶俑生动而精美,特别是人物的头部与胸部,十分注意繁简之对比。
2 x/ T/ z, Y+ }3、石工艺器皿发现少。有神像,表现手法较为写实,充满古典意趣。风格古朴。0 m; J- r; }/ f1 B7 {6 d
三、小结
; f/ k6 z- e( i6 _1、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构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主体,而地中海文明又代表了人类古代文明中最重要、最辉煌的部分之一。
/ p4 ^2 G3 D/ G/ A, R2 N2、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是东、西方文明相融合的结晶,它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工艺手段和加工技术方面,也反映在工艺美学和工艺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体现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最高成就。
8 C- d0 B# [# M$ x8 H3、        由于地中海区域的特殊地理环境,沿海各地区和各海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异常活跃,导致了这一区域工艺文化风格和艺术特征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倾向。. ~% I8 O/ m/ d
4、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表现出浓郁的原始人文主义特征和世俗性。对于现世生活,工艺美术处于全面服务的地位,因而,工艺美术作品少有宗教思想的束缚和宗教文化的制约。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表明,它们主要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观赏和收藏为目的,而作为祭祀活动用的制品,始终未能成为这一区域的主流。3 v7 M: U  t3 V2 N
5、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表现为: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创造,始终与当时的商业贸易活动紧密关联,大量精美的工艺制品都是作为高档商品远销,反映了工艺美术的特性。通过经济和商贸活动,工艺美术有可能为更多的人们服务。也正因如此,促进了这一区域工艺美术的大力发展和繁荣局面。9 h( `! _+ k- c7 U8 \
6、        地中海区域工艺美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体现了东、西方工艺美术相融合的优势,因此,这一区域的工艺美术制品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4 n: ?6 w7 P; P) u" F8 m/ i( ^, N  @古代波斯工艺美术
/ d" ~1 \% X+ k1 H. m# _一、概述, }# `/ r- I* S1 p* h. |
波斯(Persia)——“马夫”、“骑士”之意(古塞姆语、梵文)# ]# A# o/ ^+ r* j
1935年波斯改称“伊朗”(“富裕”“贵人”之意)4 i: y' O5 L3 n5 B
(一)历史
+ E( y" k& g# j& t2 ~( E5 n1、埃兰Elam(公元前20—前7世纪)兴起于伊朗西部扎格罗斯(Zagros)山区的古国,与两河流域关系密切。: C$ J2 L9 l$ J: V; H: l
2、米堤亚/米底Media(公元前7—前5世纪)* p6 `- P5 `) @+ O' R- O
兴起于伊朗西北高原的古国。金属工艺发达,风格接近于古埃及,呈静穆、庄重之风。
' E5 H2 D# }- D& G! p! J3、阿克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ae(公元前550—前330年)古代波斯最强盛的王朝  工艺美术全面发展并取德辉煌成就 大流士一世(Darius / Dareios)实行军政改革,并建立起完备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形成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为东方专制政体之典型。
; v9 }3 B( P% v6 ^* `7 m" s6 n(1)政体方面:( }6 G" h. p& |" K3 G
1把地方划分为23个省,分别规定纳税的种类和数目5 h6 J5 }" h$ N8 S
2各省由国王委派总督统治。总督身边安插有“王室秘书”,国王给总督的命令由秘书宣读
. B; L6 a/ H7 R3将名为“国王的耳目”的侦察官派往各地,以观察和监督地方军、政官员的活动7 I5 G; l0 ?5 O: ~- S) j* w
(2)军体方面$ h6 h. v/ d. r2 t4 J* J& {
1将全国划分为5个大军区,下设省军区
* D. N% l" j, x( y2 ?( m2军队由国王直接控制,将领由国王任免
2 c' o- x0 X5 j- ^$ k; ~3地方实行军政分治,省的总督不掌握兵权(个别总督兼军职)
' B! f! B& V, ^/ O④国王另有“无敌近卫军”12000人,其成员从波斯人中挑选,是波斯军队的核心" p! S( S  N" @
⑤为了便于调遣军队,传达命令,修筑设有驿站的大道,其中最长的一条由首都苏萨直至小亚细亚海岸的以弗所城,全程约2400KM3 X$ ]0 w/ Q% N. s
(3)经济制度方面$ k" E/ @5 q+ H1 Z# s3 X
1只有国王有权制造名为“大流克”(daric)的金币,通行全国
/ @+ X2 G' p: e0 {9 F2 J2各省只能铸造银币, Y. ?4 R: u4 d) n' _) i7 C
3各自治城市只能铸造铜币
! D: b% e0 Y" Y+ m! Z6 _" B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大国首次施行统一的铸币制度
. x2 B5 ^) b* d. [0 O: i' Q4、帕提亚王朝/安息Parthia(公元前247—公元226年)在伊朗东北部形成的奴隶制大国,工艺美术风格古朴而富于艺术趣味
2 U) Z1 K: }: ?, g' L, N& ~5、萨珊王朝/新波斯王朝Sasan(226—651年)由阿尔达希尔(Ardashir)建立的新波斯王朝,工艺美术十分发达,尤其是金属工艺和染织工艺成就突出7 S- W3 A! k8 r" d) |% d
(二)宗教4 l  {1 ]4 n% h  l3 g
在阿克美尼德王朝之前,波斯各古国和王朝基本都有各自的多神教,从大流士一世将琐罗亚斯德教定为波斯的国教开始,波斯各王朝基本皆以琐罗亚斯德教为主进行宗教活动。5 f9 P9 u2 w' V* u3 }; y2 e8 `2 q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er)祆教5 U9 h/ o6 e+ h7 Y3 _$ y; d
波斯教' E0 b- v3 u; K1 U" d0 h/ m
拜火教(fire worship)3 l' y/ b6 s( a; p4 h( z1 j
善恶二元论
3 T1 \" D5 S7 Q: {3 K$ a, Y1 ^* ?- x马兹达(Mazda)——善神(光明之神)智慧、主宰# g/ ~) R- A1 x1 D! f) o; E
阿希拉姆——恶神(黑暗之神)邪恶黑暗. m) M7 f- z# R, a$ r, A
该教于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并称其为“祆教”8 m  Q  {& X' s8 u
二、工艺美术( j4 v' q+ V( s# l$ F7 B; p
(一)陶工艺
5 i5 y% D- y* n( Z1 r4 R3 ?带有动物造型的器皿多,可以说是雕塑性的陶器。" U; E- x: m/ f
造型奇特,夸张变形,表现手法精练概括。造型饱满。
0 @8 G7 q$ o- e# f8 D3 n" h富于动感,制作工艺精良。
1 Z% @) N% m2 N8 A(二)金属工艺/ x" M; ]0 T& L( d, ]
为波斯工艺美术中成就最为辉煌的工艺品种。
/ C, }: _8 x0 n: {' L) K1 }) T特点:善以动物形态与器皿相结合,造型生动,大胆夸张,做工精细,材质丰富。
; V7 {& c( p0 ~风格:豪华而典雅,强烈奔放
5 c, c' i5 ~* I, R前波斯时期:古朴典雅——铜器优
: w1 N# P  g: q7 ^0 F) e& H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豪华壮观——金器优
7 s. p: K; O6 t8 Z萨珊时期:优雅细腻——银器优
$ D2 R8 |6 _8 O2 k% |; f: M' k内容:餐饮具、祭器(竿头装饰)装饰品、货币、马具
& s" Q9 c0 E0 l翼狮形角杯  八曲长杯
! g5 L  }1 E, v: m9 L  O* s, z(三)染织工艺
1 l8 V* s8 x) C图案纹样繁缛,设色华丽,材质讲究,织毯居多(植物纹、几何纹居多)! Z1 O" m9 c4 k! G& w: D' M
(四)石工艺2 d! z' o# ?, s7 ^5 f: G, k2 P
材质丰富、工艺精良、风格细腻9 |+ a4 T  n7 z/ i4 o
作为装饰的多,具有实用功能者少" N5 s' K6 j- o# [5 H
(五)建筑装饰9 V0 ^- {/ P- l( L0 `
成就显著,大气磅礴。浮雕、釉面砖,很多受两河流域风格影响9 P* E' h# K% _
动物人物居多
; b2 ^" p4 i: |1 p& H- Q内容:守护神、人首动物多
; w: e. Q% Y: a) T8 t. I( o. p) b形式:秩序美感
/ N" J2 |( a2 J) E三、小结9 J& `; d1 o8 L0 C* r, s' y+ a5 {
1、巨大的包容能力。波斯工艺美术从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地域,全方位地吸收了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希腊罗马艺术,以及东方的印度、中国文化的养料,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精华,形成了波斯的具有鲜明个性,同时又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关联的工艺风格和艺术特征。
& S1 i) n, F" ]1 i/ o2、强烈的造型意识。波斯工艺美术注重造型的重要性,不论是什么材质的制品,皆以造型为本,精益求精。不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制品造型,也都全力以赴,以达尽精微而致广大的境地。巨大的建筑装饰和精巧入微的工艺小品具有同等重要的造型意义。因此波斯工艺美术中反映出的造型意识精深而博大、生动而壮美。0 ?# E  O' U7 H$ V& d6 V
3、浓郁的装饰情趣。波斯工艺美术自始至终洋溢着东方艺术的气息。在造型与装饰上,注重平面化的表现手法和程式化的形式运用。对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形象加以变形处理,以符合装饰形式的需求。同时,注重强烈色彩的应用,以此加强工艺美术中的装饰性表现。3 l" Z+ K4 d( b' r( V
4、鲜明的形式美感。注重工艺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强调和谐统一的造型和装饰美学观念,因而作品富于韵律感,令人赏心悦目。同时蕴涵着一种平衡、安定、恒久的气韵。
& p4 Q+ Y) O# E8 w" |+ y; }5、丰富的材质肌理。纵观波斯工艺美术的发展,各种材质被广泛应用,并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设计加工,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加工技术和新的工艺品种。因此,波斯的工艺美术以品种繁多、丰富多彩而为人所知。: c0 ?# F. {3 |; g$ `3 L5 |3 a. k
6、浓厚的世俗气息。波斯工艺美术基本摆脱了神秘的来世观念的气质和单纯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充满了浓厚的人间情调和世俗气息,具有一定的原始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强劲而乐观的情绪。
$ Q2 h! X  r2 C9 F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4 u  T$ y) S0 n1 X! K9 I& a一、概述
# P% r) e& {$ \, m% A“印度”(India)《史记》——“身毒”《汉书》——“天竺”《大唐西域记》——“印度”来源于印度河(Indws)) A# X9 V0 x$ r& R$ Y
(一)自然环境6 u" J" @1 }) r% O1 h
复杂、南亚次大陆各部落或国家的总称
; Y: P/ K; n) v$ {# Y印度河 恒河(Ganges)
9 l5 N+ X8 e5 D9 C; Q(上古文明)
2 _5 A" Q( L1 ^0 _6 b% u$ c(二)历史     △哈拉帕文化(Harappa)5 K: j7 D1 @& j4 G5 N2 Z( j  j" R  D
1、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流域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前1750)1 i1 w. J9 X. _
2、孟达人·恒河流域城市国家(森林土著居民)(约公元前2000—前1000)) w) L8 z6 T7 c2 e5 _0 t
3、雅利安人·印度河及恒河流域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000—前400)
7 y% j2 r4 z* u. H& X- I△婆罗门教形成  △种始制度形成
) U' o3 G' ?5 U/ C6 A& v7 x4、孔雀王朝(Maurya)(约公元前324—前187)/ y6 U2 @& J6 |- M/ ^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4 \0 M" D* b9 R3 q- I* v' t
△阿育王统治的40多年为极盛时期
9 j. \: ]/ l- m; V/ f' u& I- \因创立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为国王养孔雀之家族而得名
, T% q& y1 O/ b5 r8 a艺术:△阿育王大石柱
! _6 B8 @8 ?$ Y- e# d△桑奇窣睹波(佛塔)7 n# H7 C  V8 h- K4 B
△舍利容器
  B' O* q! o0 V3 T7 ?% J" Y$ D初期佛教艺术8 |% W) O% l# o5 f  f( t7 L
5、贵霸帝国Kushan(1~5世纪)迦尼色加统治时为鼎盛时期) `& s$ O* F. G* T$ U
艺术:犍陀罗艺术 Gandhara 盛期佛教艺术# X0 }: s, @5 f& f( H+ T5 t  A
6、笈多王朝Gupta(5世纪)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并行大力发展印度中世纪历史的灿烂时代
; p. T% t  Q& X' _" b艺术:阿旃陀石窟(公元前1世纪—前7世纪)长550M八百年建成共29窟# f  F. M" v9 v# H2 Q# v
(5拜、24居)1819年被英军官偶然发现
: B; N/ l1 O) f6 y$ C& l! D(中国云岗(460年)、龙门石窟(493年)均为5世纪)/ g8 p( o" o1 |
☆种姓Caste(英语)瓦尔那Varna(梵语)1婆罗门Brahmana——“人间之神”,最胜种姓。僧侣
/ D: q/ A( H2 ?' M2刹帝利Ksatriya——武士贵族,掌握军政大权/ G3 f$ {% W5 ]+ d$ B
3吠舍Vaisya——平民、农、牧、商、工(雅利安人) 再生族
3 r) n! q' I& d' O7 e# ?9 r, o④首陀罗Sudra——土著居民、雅利安人中贫、破者  一生族
% o6 s) \8 \$ N1 _5 }" {7 }1 @※旃陀罗Gandala——最底层 山林地区落后部落或不同种族
1 x$ E2 M, j/ j, n; L" h结婚后生的子女,“最卑贱者”" t; ^/ L. W6 l2 d  a
(三)宗教
( T% {8 r2 F9 ~) A$ b△吠陀教Veda约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部落的信仰演化而成、信仰多神,自然物象均被幻化为神。
# u2 h/ `! @2 I6 |6 z4 P& N△婆罗门教Brahman源于吠陀教公元前7世纪形成。信仰多神,突出三神9 o1 `% _- L, ~
梵天Brahma——创造之神
8 p% @: d7 T: g1 [0 j; N. w毗湿奴Vishnu——保护之神/ x' b  p" r: j- x$ i. V2 w
湿婆Shiva——毁灭之神 三大主神1 X4 {3 _0 {- h, J5 S4 Y
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 A# T7 |# g0 F* J0 o9 v! H
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使人获得解脱。
  s& `' h& P) C; l' X△印度教Hindu(新婆罗门教)教徒占总人口之83%0 M- w. p$ S% r; t4 ?
约4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 i. J* D5 [: U0 J4 I& H2 ^: h* v) y
8、9世纪逐渐形成现代雏形
3 h5 P9 Q5 A* b  t  E2 `9 R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同  信多神、突出三神
/ j- J+ D9 {' d! C0 Y! ~8 P/ Z0 g) p※特点:对种种神化了的自然力量和祖先进行崇拜
" E8 S8 U) l$ _, m+ Y+ C& f△佛教Buddhism 500万80年代中期  |$ b/ T3 C1 q2 w
乔达摩·悉答多  创立公元前6世纪* F7 c# S% q7 p# c8 L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2 n6 J0 K  C1 Y) z* B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  迦毗罗卫国国王之子  属刹帝利种姓
/ n! Q% J9 P* @9 V* {乔达摩(约公元前566—前486)释迦(族名“能”)牟尼(寂静、仁、儒、忍)! H% J$ k# b! p# d  `. X3 E
佛陀(觉悟者)6 O  A" g: W2 h7 k: o
※四谛:苦、集、灭、道, d" A; |& [! E" Q
苦谛——一切皆苦
$ `' o$ q% W  @! z9 M% z集谛——欲动业果
+ }5 u3 T" U+ y1 w% {5 r7 ?灭谛——灭欲、
2 P1 v& L9 t7 O: W- n道谛——修行,实行五戒、八正道* I2 Z3 {/ F5 `% S
※大乘佛教Mahayana(北传)大(大道、大业)乘(运载、流、度)普渡众生  革新→4 ^& `$ o# N" A' v" L
※小乘佛教Hinayana(南传)        保守
7 E( v! Q+ S1 _9 h6 R6 {( y△耆那教Jaina(胜利者的宗教)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 尼乾陀子创立、故译有:尼乾外道
& b: N/ Z* l5 t+ q) D! [1 R. k: F公元前6世纪—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故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
4 Z1 o6 \" j2 y基本教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苦行主义。
; c% v* a. |, \6 r特征:1不杀生 2实行苦行主义! K& n8 e! x0 h
※五戒1不杀生 2不妄语 3不偷盗 ④不淫 ⑤无所得3 l0 m) Q$ v( E- a8 P% U
※三宝1正智(认识真理)2正信(信仰真理)3正行(实践真理)& C& w1 p. h5 G9 I! G( P
公元1世纪 分为两派
$ I  m. {, ^( v6 W. u7 G1天衣派(裸体)2白衣派(穿白袍)7 `1 d8 F2 c- @0 ~
二、工艺美术
, J% ^* ]/ f  b1 U1 w(一)陶工艺
) q* J/ x# K; q: j. \: C最早见哈拉帕文明
0 P' I5 D/ `, ]* c4 f( j8 k" u特点:祭器、陶俑多、器皿较少、雕塑感强(母神尤多、瘤牛其次)" i, Z% Q5 A+ [! e& s9 g4 W
风格:古朴大方,具有大写意风采、夸张变形、强调艺术感受、充满活力9 \( q1 x8 r* E4 K8 F3 R- K
(二)石工艺
3 {8 z; n9 O# r+ R4 D% I# V5 V9 ?成就突出
7 l1 }) t, L- r. N& _6 l% g特点:神像及建筑装饰多、实用者少,完全依附于宗教,体现宗教精神: s3 y# x' ^, R$ a
风格: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流畅,注重节奏变化,创造了东方神像造型法则及标准,具有世俗性。
9 l/ Z7 Y" ?1 U8 c4 A※水晶
' Z% {4 }) L2 ^7 ?  v- ~(三)金属工艺
( y: E/ m; Q- a9 b* E2 x' P特点:祭器(神像、舍利容器等)生活用具
; Y: E+ R+ y% X( l4 R: P) a风格:精致典雅、神像造型优美、富于世俗情调+ H+ j  F4 T3 i" |) C
※货币# z8 }& m+ ~  `  k- P6 e: g* \
(四)建筑装饰: F1 P8 }+ f$ k+ t7 M
特点:注重建筑的外部装饰,主要是宗教建筑,全面装饰,装饰精致,像雕刻和工艺作品
% }$ a' I) [$ W& D! d$ B风格:装饰繁缛、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纹饰生动活泼; m$ S) E9 p6 j' D2 _
(五)其他
! p2 n9 h& N# f木制乐器
  X( {+ o  p: B: r  D三、小结
) k; m- E  ^' P5 ^1、宗教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可以说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宗教性可算作是其工艺美术最突出的特性。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证实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动力,并通过工艺美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
2 h4 b1 k! g5 k; K2、丰富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表现出极度丰富的形式和内涵,有许多创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如表现形式上,我们既能看到它的单一性,又能感觉到它的多样性;在风格上,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浓郁的国际意义;既反映出禁欲的一面,又表现出纵欲的一面,从而将宗教的、世俗的文化融入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虽有更多的装饰性表现,但也有不少写实性的表现。总之,其风格特征是多方面的。这与印度复杂的地理环境、民族成分及宗教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 Q% S& ^! R2 D3 S6 c) I3 x3、象征性。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它是由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但宗教又是从主观精神出发,要求信仰者按照宗教戒规行事,并为此创造出符合这种主张的形象来象征教义的永恒与万能。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精神和象征形象,比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似乎有更大的神秘感和隐喻性。
6 \9 V, y7 l/ F9 `% V5 t+ L4、神秘性。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赋予印度工艺美术以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的繁缛精致的纹饰,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象意味的造型和含蓄的色彩效果,但极端的单纯形式也是神秘性的来源之一。. @. @% c% s, n8 j  s7 t
5、官能性。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特征带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对人的歌颂或将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中流露出来的这一特质。
3 }/ x4 o$ r8 V6、韵律性。许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印度艺术所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造型夸张、纹饰活泼,线条富于动感,对比强烈。尤其是装饰纹样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律和韵味,给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注入了清新、活泼、典雅、瑰丽的风韵。) N+ f4 M% @" ^; \+ {/ C6 y
中世纪工艺美术
' w( d! l! K9 s. g# |0 t6 E- s1 YArt & Craft of Middle Ages
9 |$ `4 m+ J, K8 I6 l6 A7 s概述
+ X8 X: A! O# tn时间: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
& N4 B( Z  `* N+ ]& Wn阶段:黑暗时期(Dark Ages)
2 u! q- C% t2 q" C( I1 D0 J& a2 R    罗马风式(Romanesque)    —— 西欧
" u/ n! w7 j% ^4 d    哥特式(Gothic)
4 H5 N* |5 c% M5 W. k7 M  \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 东欧$ ]0 v/ G) t& t& i! e5 `# B! U/ c
基督教4 S' r& A* U# {# {9 S
n基督教(Christianity)指信仰耶稣基督的教派,2世纪初从犹太教分离出来。1 }9 z6 P5 c0 R
n现分为东正教、天主教和耶稣教三大教派。# h" H0 w/ J+ |/ t
n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教徒约15亿人。
0 M7 {3 G" J8 p2 b0 z& K罗马的灭亡3 z% I5 ]; K  S0 i7 F. |, |3 a
n313年,米兰赦令,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
: g2 T/ X4 G- kn330年,君士坦丁堡建立,帝国中心转移。
% T- o0 A0 }8 O- w! J- Hn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帝国灭亡前兆。& c% w0 k6 b( B2 |) Z! U% }3 ?
n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古典时代的终结。, W* q4 }$ E% W" N% V6 G1 J/ i
拜占庭帝国工艺美术
2 W! b! K: ]( |& Q( Fn延续古典主义的深度空间造型手法。' j7 ~) V' z* z4 `2 d. E( C. l' G( I
n对光与色的充分运用。
; c6 p' l9 s+ H$ {- Vn善于营造辉煌的视觉效果。! W4 D5 c6 F" J7 P/ x1 Y# a
风格来源
  v9 f% m/ R1 ~! o" Dn本质核心——基督教文化  y, H3 k9 ]. _' Z
n精神气质——东方艺术  拜占庭艺术风格
$ x6 g. F- K( u: C9 c# @n表现形式——希腊化艺术; |' z6 V! m$ t4 x! P
象牙双连板& g4 V9 l' k6 s5 X6 l
n4~6世纪,出现献给执政官的可折合双连板雕刻品
; O) T/ m% m9 }+ z& Dn到拜占庭帝国,发展为献给帝王的宗教礼仪用品* h8 B  g  {% J4 m6 w, A
n一般用来置于祭坛后作屏风的装饰,保持着严格的对称
# I' Q/ }$ x4 @0 F/ m# j) D黑暗时期工艺美术
& i- T2 ?. Z8 X0 cn时间: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公元1000年。7 ~. q6 u5 Y, K1 ?  t
n地中海文化与日耳曼文化、北欧维京文化、草原文化、东方文化在冲撞中融合。' K3 V3 P3 a. H3 V4 E( i
蛮族入侵浪潮
) q; U# m: Z: U8 ]n第一轮浪潮:公元5~6世纪前后
! w/ |* b! _8 U( M      东、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匈奴人5 [/ R/ D% S3 R% U4 v7 _. d
n第二轮浪潮:公元8~10世纪前后
" `& }/ d* R. H      阿拉伯、北欧维京人、匈牙利人! Q! d. v7 S9 G5 A* K# K
英伦三岛工艺美术+ t4 Y, s+ _% A6 x$ ^
n爱尔兰本土克尔特人工艺美术  p$ s5 H, C+ ^+ c3 r
n侵入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工艺美术4 m: l4 }/ F/ e9 z2 u; r
n诺森伯里亚文艺复兴与“爱尔兰-撒克逊艺术”2 X- |+ o# @8 U7 D
n维京人入侵后的“温彻斯特风格”
; S4 T0 q: ~4 ]2 G) `( }  I% P4 N加洛林文艺复兴工艺美术
( ~# Z. @5 ?& G2 L; {n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 Empire):法兰克国王查理曼(Charlemagne,768—814)) W. e# {* c  o# U
n目标:恢复罗马帝国辉煌
+ u- K, ]( q7 |' Kn发展中心:宫廷
2 V" \7 z8 F% J( F' ~3 Sn风格特点:创作上表现出对古典主义的兴趣1 X6 Z0 C5 @3 }5 X8 P; c. T0 N* j
维京人(Viking)工艺美术; \, B" C7 U' T1 R4 D# Z+ M+ P( I
n布尔风格(840~980)奥斯陆船葬9 Z+ ?3 P1 F" w' C7 \1 n4 b7 M0 o  ~
n耶灵风格(870~1000)耶灵石
* Z# ]" g& G$ k" G: D# Hn曼门风格(960~1020)班堡珍宝盒
2 v* ]1 z" D, l  j5 E. f- N* ^n灵厄里克风格(986~1090)青铜风向标
: Z* c  ^1 Y/ h& B) ~" w0 C3 vn乌尔尼斯风格(11世纪以后)教堂的木雕装饰
. `/ E6 [9 h8 s4 \/ n$ A奥托(Otto)文艺复兴工艺美术& R' [9 z- L# n9 h' R: [
n962年奥托一世(Otto the Great)加冕称帝,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9 y3 f/ X5 }; x9 ?6 i) ~n目标:恢复加洛林时代的辉煌' y  t  L5 |/ Z3 l4 {1 {& ?; r
n发展中心:基督教会$ f- M  `2 h$ i6 h; m6 S
n工艺成就:书籍装饰——引入叙事性绘画0 L3 ]6 f: ^# P# W! H: D3 ^/ f2 P
罗马风式工艺美术 ' p) Q% x6 G% S3 U& Y
n罗马风式(Romanesque),1825年使用,指的是罗马语系各个国家的艺术样式。
( \% l6 I* `1 t! D+ a* M+ W# Un第一个全欧洲的国际化艺术风格,融合了各种艺术传统,遍及所有西欧国家。7 k) u( X7 \/ ~$ L1 b
n发展于11世纪,成熟于12世纪上半叶,衰退于13世纪。
3 h9 m  b5 V. [. w5 F  z7 j- y哥特式工艺美术
+ X3 b& A" n4 @: r) |8 R; f! x; tn哥特式(Gothic),最初使用于文艺复兴时期,原含有轻蔑之意,意即它是北方蛮族——哥特人的产物。
* X4 e4 ^) y% {n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得到了应有评介。 ! c) m$ v! d( F
n12世纪中叶发端于法国,13世纪达到高峰,15世纪衰落。
; {5 G6 L3 g4 C. ~: s2 j风格特点9 }/ u- M, `! d# H5 B! j
n以罗马风式艺术为基础,更为人性化和情感化,充满了激情和动感的艺术效果。
" a2 |. w5 k0 Q% xn有现实主义描绘,但更强调作品的精神性。
, I$ x2 A9 ]  O+ Y7 w彩绘玻璃窗
4 n# n, ?' ~' i$ Tn西方教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j- V: C( ~& D$ c, C7 f* l
n制作过程:一般是先用铅条编连成各种抽象的轮廓,然后再用小块的玻璃镶嵌彩绘而成。& Y5 L. j+ `0 A  U
n基本色调:红、蓝、紫三种。
+ G8 h, T6 {" q; f小结* X# s& L0 e  w, k/ ?+ I9 u
n共同特点: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 y: ?' A1 f; Y# Q% `# j7 B
n显著特色:工艺美术与精神生活的联系更密切。: D$ A" y/ ?+ W
n纯艺术门类衰落,工艺美术取得极大成就。" V+ g$ r% U! f
n反映了神权思想影响下神圣威严的审美观念。0 N; W8 ~; o- y' I
思考题
9 y6 v, I' G2 T! W# y! z3 _n什么是彩绘玻璃窗?
& t5 R& ^; u$ V) d/ R" ]n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M& g1 H! N  I) [( G1 C
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
4 k3 \; {& E9 s: o% \Art & Craft of Renaissance
9 S4 e( {! G: ^! b2 {概述
5 u0 A' i- p. a/ \# S+ en概念:Renaissance,原意为古典文化再生,指自14世纪始欧洲出现的古典文化复兴热潮。
( O) [* j  L0 V  e. ^5 X  ]! t9 Q' In时间:意大利是14~16世纪,欧洲其他国家为15~17世纪初。
/ b' M) K6 R$ {% Q8 s1 f, p+ In意义:提高了审美理想的价值和作品中的人性内涵。+ y+ W" M* t9 G4 j0 ]( W
历史背景: P, c/ D; _# a- T3 V6 G
n政治:基督教会失去主导地位,民族国家兴起。5 d* z9 V+ V! U2 r) p
n对外:东西方交通中断,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
# N& G5 q; f: p) K+ An经济:资本主义大规模兴起,生产效率提高。
$ `6 X. `& b1 {- f* jn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3 C* _: r" ?3 C0 q
风格特征; e' N" `+ r/ s& b: x
n形式:古典写实主义,庄重典雅。
4 v. G: q+ J  _n精神:人本主义,肯定现实世界,歌颂世俗生活。
# G* O+ _2 v0 C$ [& m* U8 Yn地位:艺术家与工匠分离,各门类区别开始出现,艺术家的地位上升。
$ ^% u# e0 d% A6 l重要转变
! ~7 S4 ^. ?! i/ x* gn由宗教性质的工艺美术变成了宫廷性质的工艺美术。
. g7 p1 w0 w9 j0 o7 n/ un工艺品的生产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发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W, @6 R! j+ i. v6 \
n工艺美术已能更多地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 ?' N7 ^% a$ hn传统工艺美术种类日渐衰落,家具、玻璃和陶器获得发展。
3 s) t+ Q0 V  Y( _: \/ E/ tn更注重造型或色彩等各方面的比例与协调。, \+ o- r6 i# \# Q0 J( Q" I
文艺复兴时期陶工艺
3 K' F; Q+ J( P2 l& R. O7 p- hn陶制品的低廉迎合了市民需求,地位得到重视。2 o" p. X7 e. V5 Z3 _/ X
n首先在意大利发展,进而影响到欧洲诸地。+ Y( m- C, L$ ~0 {$ m( D
n代表: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法国的田园风格陶器、德国的哈夫拉式陶器6 [) C7 n" W& T7 L6 y
马略卡式陶器
  C# l5 S- g* n! I& C0 n5 o/ Wn西班牙瓦伦西亚——马略卡——意大利
& ^) E" C: A" K7 }4 T/ l# A4 {n工艺:先成型素烧,然后施白色陶衣,干后绘饰,再二次烧成。
1 G; Y. x: \9 m5 A. ^4 Rn内容:早期——图案化的纹样。晚期——以写实手法表现神话或日常生活' E6 W! H1 L' V0 e" R+ l! Z
威尼斯玻璃工艺" H' w% S% U8 O6 e6 S1 W; i. W
n意大利的玻璃生产中心,全面继承了欧洲传统玻璃工艺精华,并受伊斯兰玻璃工艺影响。
2 C/ a  q: O0 M0 Mn以“穆拉诺式玻璃器”著称。穆拉诺(Murano)是一个受到威尼斯共和国庇护的岛屿。
: X" ~6 e- ~' ^. f# W, Q& i' j# r威尼斯玻璃工艺特征: b8 o. n+ b( h
n早期——珐琅彩绘3 I; t5 r1 @& J, l; K
n中期——完全透明玻璃出现( P: j4 y) \: o% t
n晚期——嵌线玻璃(Vetro a fili)、嵌网玻璃(Vetro a reticello)、冰纹玻璃、威尼斯式玻璃器(Facon de Venise)3 j4 D4 s; w+ w- t: w  S) `
文艺复兴时期金属工艺 ; }1 x: t* z  g5 @
n文艺复兴时期金属工艺也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
! {( K9 u! Y/ b4 u7 t# Bn众多艺术大师曾涉足金工行业:建筑家勃鲁涅列斯柯、雕刻家吉贝尔蒂以及画家丢勒。
9 Y+ }2 D# s, k7 [" ]+ J文艺复兴时期染织工艺
: t" K- [) ^7 Rn以织锦较为出色,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图案设计都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l: i# H* ^2 d! ?- ?) ]( H
n装饰题材上有宗教神话故事、中世纪的骑士、淑女以及各种花卉图案等,手法写实。 1 k- s. N' C2 T1 g6 }- {
文艺复兴时期家具工艺 1 p+ M, U8 ?) @% V. B3 ^$ r- I
n文艺复兴风格的家具最早兴盛于15世纪后半期的意大利,随后很快风靡法、英、德等国。+ _# a$ O  L: H5 w& m( y0 O% x
n文艺复兴时期家具工艺大大推动了西方家具的造型设计、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的进步。
+ Z3 u( h& Y0 p0 R) b$ `% d文艺复兴时期象牙玉石工艺" `3 {, F! d! v3 f* s3 E  W. j4 K
n象牙和玉石雕刻工艺在整个欧洲十分兴盛,成就前所未有。
& \6 n$ a! r5 G! O! ?n意大利玉石雕刻选料精良、做工精巧、造型典雅、装饰华丽。! L6 w5 |4 @. @4 m! u7 \% q
n德国和波兰的象牙工艺制品也十分精美。2 O' C& B! k6 K4 `* R( B  j: l5 W
思考题! K1 K8 o# X! j0 G" e
n马略卡式陶器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 ]) h6 w. w2 {& V2 In威尼斯的玻璃器是以什么而闻名?: U3 `3 l+ k1 V$ N" t" j) P
n较之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工艺美术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转变?
1 e( d/ I: x( r! a# g( A. D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 % o0 }$ E" I( l7 |
Art & Craft of Baroque 3 i4 A7 h! w6 V$ U
词源
, J6 F! V' R1 N6 O6 O% q/ a% en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文“barroco”和西班牙文“barorueco”,意为“畸形珍珠”和“不合常规”。' {. F' A( Z, L7 K8 p7 k
n最初是新古典主义理论家用来嘲笑17世纪意大利艺术风格。后来为史学界所沿用,单指整个17世纪的欧洲艺术。. A. f! H7 ~% a: ]: K( i4 C
风格特征+ s4 V/ J5 R9 J  x) k. O& z6 c
n表现出与古典艺术形式的对立,追求标新立异。
* p6 X: h0 Y2 O; un创作风格豪华壮观、大气磅礴,充满阳刚之气。3 `( H+ X* o; E/ H) H) u8 {/ t
n注重外在表现形式,作品充满强烈的动势。 , W& n0 F0 e/ H& ]5 ?! {  W
德尔夫特窑陶工艺 & I0 ^5 X) T- e; G) K2 ^
n受东方陶瓷的影响。17世纪后半期,荷兰德尔夫特窑的陶工艺开始领先于全欧洲。, Y) C+ P- I* k7 n" X+ H& Z
n用本地软质陶仿制远东硬质瓷,但完全按照西方的审美而设计。
. H* T. a% Z, A- [+ |1 C, `巴洛克时期玻璃工艺
. {* k4 Z; d4 l' Wn分南北两大系统,各以威尼斯和德国为中心。
( A! O8 t7 T& a) \n威尼斯以刻花玻璃器为主,发展出复杂的缠枝纹。+ q# j! C/ X* x4 s% D; k
n德国仍保持着传统的珐琅彩绘工艺,旋盘式研磨技术出现。 . M. O/ ?# U+ q* S% i) K8 b
戈贝兰式花壁毯7 D. L" t, w" }6 C4 m9 l
n1662年,路易十四的宰相戈培尔将分散在巴黎的织锦壁毯作坊集聚起来,成立了戈贝兰织物所。& O* }3 H  r/ a9 y; C4 l
n负责人为宫廷画家夏尔.勒布伦(Charles Lebrun,1619—1690), “戈贝兰式花壁毯”(Gobelins tapestry)即由此而来。
" |: e- k$ ]+ P+ X$ @" D0 Sn戈贝兰织物所的设计样稿均由宫廷画家制作,尤以勒布伦的样稿最受推崇。
' Z2 Z$ [/ r; G8 W巴洛克式家具   o* ?9 \! O* m4 T4 ^
n巴洛克时期家具的设计和制作表现出与整个巴洛克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特征。
% S& n# b4 @- I  ?: qn巴洛克式家具十分简洁,功能上符合适用的要求,形式上具有统一、整体的效果。
/ u9 }7 |! O: U布尔镶嵌法 ! M% Y0 T! }8 f$ x. r2 {, K7 _
n安德列·夏路·布尔(Andre Charles Bourd,1642~1732)路易十四时期最优秀的家具工艺家。
) \1 J5 ^. P3 _6 _4 D: ~7 I' ln1680年左右,他将金属片和龟甲重叠在一起,刻成一样的图案,然后镶嵌在家具的表面,人称“布尔镶嵌法”。5 U7 J9 S! g6 r9 ]! ]0 p
巴洛克时期金属工艺 2 R! Q( P1 n# q# F8 @
n此时,欧洲的金属工艺又进入了一个空前辉煌的时期。
# L' u, h1 S9 v. g& Cn整个欧洲兴起了以金属工业为核心的工艺美术生产高潮。同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生产中心。: @8 B# w3 x- m, ?( a" e" z# C
思考题
, C# G% R& D. k0 d! [3 o4 \; In什么是戈贝兰式花壁毯?7 M2 z" ]2 ^! _# {2 ^9 q
n巴洛克艺术的风格特征是怎样的?( m) a! O" M4 D, t8 j1 s7 A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5 Q% p! X3 t8 B. O* r6 F3 g6 }7 K
Art & Craft of Rococo
/ U- O' e4 B- l词源* s* D  i8 B+ I
n罗可可(Rococo)是法文岩石( rocaille )的复合字,意即这种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
* O8 e' j$ T$ ]( ln在法国,罗可可时期主要指摄政时期(1715~1723)和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 U' \5 p0 q& x
n在英、意、德等国,则指18世纪中期。   ^# \1 O) q* K& T  U: d7 W7 o- K% J
形成因素
8 g, s' X. q2 s$ J8 I, ~n法国统治者穷奢极欲、宫廷女权高涨。
; z& d5 C. _" A( Y; ]( A6 vn巴洛克艺术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 s' l( p9 L) l- I7 i/ }n18世纪的欧洲普遍受到东方艺术的强烈冲击,东方风格成为罗可可艺术的组成部分。
3 u* a7 R, u* J5 ~8 f9 q6 ]9 M  t$ i风格特征! k- R( y3 h$ K3 G3 |, a
n纯粹的宫廷艺术,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 u+ s/ H  s, g; jn风格特征:多用S形曲线及艳丽浮华的色彩,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 r6 x9 h  p9 ?7 a
n促进了欧洲各国工艺技巧的发展和提高。
3 @+ X7 m2 h+ P/ [6 f, `罗可可时期瓷器工艺 ) B2 O) i% b" s! l6 h
n16至17世纪,东方瓷器在欧洲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各国竞相仿制瓷器。
3 T& b; ], `6 j; X- Y) Cn1709年3月,欧洲第一件瓷器在德国烧制成功
1 H6 E- Y7 W4 `2 t8 Q# v" a  ~n18世纪的麦森窑、维也纳窑、塞弗尔窑、斯普特窑等都在世界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7 {. z  ]5 G7 B$ _6 z
欧洲第一件瓷器的诞生
8 A% ]* R9 r/ `& Y1 o" U: |" I! Vn约翰·弗里得里希·伯蒂格尔(1682~1719)/ u  k  b! }) |9 x' K% ^! @) d
n埃伦弗里德·瓦尔特·冯·切恩豪斯(1651~1708)
2 D+ n1 u3 |/ B' b4 N  p$ nn1709年,德国麦森窑
" P  `" b4 z7 C5 X德国麦森窑& ]) ~9 T# _$ |$ E; y. F3 h$ ^. X, r
n1710年1月23日,“麦森王室瓷窑”建立。生产的复活节王室用瓷,令其名声大振。
5 e4 i: M& s  \n重要陶瓷艺术家:伯蒂格尔、斯特采尔、赫罗尔特、坎得勒等。
. y1 a& q$ i& d  E* p赫罗尔特
- k, d/ v/ x- O3 o- P& R- ~n约翰·格勒戈留斯·赫罗尔特(1696~1766),麦森窑艺术总监。
; K$ A& b( a6 O( O, @n赫罗尔特的初期作品多为中国式的纹样。 1725年以后逐渐发展为欧洲风情。+ \& l- {! V" X. _3 r5 a
n组织能力很强的经营者,贡献重大。 ' C, W( r7 o$ j1 e
坎得勒$ @, |/ i9 R+ R6 q, }/ u7 k3 f
n约·约·坎得勒(1706~1775)。
% O0 M5 c" e5 A$ N& Wn作品风格多变。除了大型动物雕塑外,还创作了不少小型动物瓷像和人物胸像。
2 m7 P4 F' |- Un从事瓷塑艺术44年,作品1000多件。
5 Z# A  b  O9 O% O4 P1 F* G法国塞弗尔瓷窑- J6 J1 }2 q; G$ ?4 [3 l0 d- `0 d0 y
n塞弗尔窑是法国最著名的瓷器产地,庇护者为路易十五宠姬蓬巴杜夫人。8 _" M. i0 ]8 O0 [
n装饰特点: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纹样,多以青、绿、黄或玫瑰色为底。2 b- t% h" ?7 P6 K
n18世纪中叶,产品多是蓬巴杜夫人喜欢的玫瑰色底,亦称“玫瑰色蓬巴杜式”。
/ q- k, p( j1 x, O4 g: M* `* I( c英国陶瓷工艺  e' Y& Q4 u+ L% @3 T
n18世纪的英国,继承了中世纪窑业传统的陶都——斯特弗德希地区相继出现了威尔顿、韦奇伍德、乔希亚·斯普特父子等著名陶艺家,迎来了英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5 u* k% P8 V, h% T2 f
英国骨灰瓷
; l( h. H! z2 h% `+ l& d: H" ]6 k# on1748年,托玛斯·弗赖伊发明了软质骨灰瓷。
! `0 O6 U- D, x3 ^2 a; c  ~  i/ nn小乔希亚·斯普特在弗赖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硬质骨灰瓷,使骨灰瓷的质量达到一流水平。# a4 l9 q6 e' v
n硬质骨灰瓷是用康沃尔瓷土、粘土和高岭土与骨灰混合烧制而成。
; a. c4 k) ^8 o6 z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 4 @) p+ x8 n3 ?8 T
n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中心仍是意大利威尼斯。
5 ^& y! z7 m5 j1 x5 f! l% Mn这一时期,威尼斯的玻璃在材质、造型和装饰上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很快就适应了弥漫全欧的罗可可风格。
9 ]0 W1 |) r' v& ?: y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
( m2 d; n, q0 F) `n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主要体现在宫廷日用品上,此外在镜框及家具的装饰上也广泛采用。" v# g) q1 b) T3 S
n共同特点:能够令坚硬而冷峻的金属变得柔软而精巧。
1 m$ E5 r$ D- [1 T/ e* t2 T5 H! W% F罗可可式染织纹样
- {# d# b* P' Y3 Nn18世纪30年代始,罗可可式染织纹样大体形成。
7 F& o9 L# u/ f5 C9 Y/ s8 a. vn主要特点:一、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8 }) c/ G$ i! V6 C! M0 }$ P' z1 j
    二、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 ?8 Y4 p3 V2 a    三、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 `/ O" p. M1 _7 d/ H6 Y$ C
罗可可时期家具工艺
% V  S" \2 f8 n3 T7 _- bn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带有明显的宫廷贵族气息。
& y( p0 W7 }  w& K+ U, tn设计和制作均受东方工艺风格的影响。
4 h* E2 D9 G% t5 |- p7 h2 cn各国的家具工艺风格之间存在一定差别。5 _- ?0 l, G+ d* U' s
法国罗可可式家具 & P4 W# u1 v* _8 L  z1 V2 ]7 ^- M
n可分为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两个阶段。$ i/ ]9 U! a" |. X/ _  L4 T) O& p
n前者是过渡阶段。特点是对后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了修饰。! B* _  S0 m9 M9 y1 m
n后者是繁荣阶段。特点是新型家具不断出现,新装饰形式大量运用。
' x. D" _1 ~; g9 W1 I$ [英国“乔治时期”的家具 % |7 L" G  Z% _+ j
n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英国的家具工艺一直受欧洲大陆的强烈影响,尤其崇尚法国式豪华家具。: _8 e+ j& v2 @  R8 Q8 p
n但不久,英国家具工艺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出民族的特色,造型简洁,装饰朴素。
/ z* z  S* c3 @: k* d. ]0 i齐彭代尔
7 P. E6 B% M" i7 C8 en托马斯·齐彭代尔(1718—1779),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家具设计家和制作家。: g! m8 [5 Z, R( }% T
n对各国家具工艺都作过广泛研究。他编撰的许多书籍,对当时英国家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1 T; }: ~% x( S; @
思考题+ G3 q- g; e5 d- a, K* r* Q5 j
n欧洲第一件瓷器诞生于哪里?; ~* F; w& p9 H- x
n罗可可染织纹样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A! b2 D# v. f) ~% `6 R# [4 S
n罗可可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 d5 L* x, D& ^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 S4 j, d0 c0 v3 \: h7 k' S3 V
Art & Craft of Neo-Classicism) e7 `- Y) {7 H% M$ _1 T) N( H8 C: Z# K
概述4 I5 H! k: E; L) P$ F3 [; U
n“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所指的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7 J2 l: U0 |$ T
n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反对罗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另一方面也是对人们渴望回归古希腊、罗马艺术要求的满足。 7 }& ~- M& c4 F+ m
兴起原因
5 P# }7 F( D5 in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政治上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
. S  U/ s: _5 an此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需要一种足以鼓舞自己和群众的高大形象来促进革命的成功。. q: N6 L  @" v
n在此前后,罗马古城赫克拉尼姆和庞贝遗址重见天日,引动了人们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向往。 * b8 q& v8 N1 ?* _
新古典主义时期陶瓷工艺
0 p2 L: S# E8 bn法国、德国和英国的陶瓷工艺在罗可可式陶瓷工艺的基础上显示出新的特点。
/ [: o7 P" M3 H1 on其题材主要来自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此外也有一些帝王、骑士、诗人和学者的形象。; J( p! w! v9 H7 l/ s* I" c+ u
n作品外形简洁流畅,常配以古典纹饰。8 T, ]  r4 d- |& G; V# [
帝国风格 7 ^# z% u. v3 I, U/ H
n19世纪初至20年代欧洲艺术盛行的创作风格。起源于法国,它既是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的官方艺术,也是法国艺术界将艺术创作主题转移到古代传统上来而开创的新风尚。) h: ]/ b% D% |2 l
n作品忠实地按照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来表现现实题材。其器皿的标准造型是一种简单的圆柱体。
4 l' e% [" P0 b7 l% F7 O) N罗可可艺术复兴 . m$ h/ e3 N/ A0 Y. K, D
n19世纪30年代,欧洲瓷器业开始大胆地采用18世纪中叶的罗可可艺术风格,出现了所谓的“罗可可艺术复兴”。
2 ?9 G5 L* |& O+ z% w- `$ ^n它使欧洲瓷器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个明显的转变:对称的几何造型让位于不稳定而过分矫饰的笨重式样;浮雕装饰覆盖整个器面,只留下一点空间彩绘有限的装饰。 " Y& N4 e: W& r2 c5 e9 _% P  X
新古典主义时期家具工艺
) J# [5 R. B3 {% s# g, bn新古典主义家具对罗可可家具过于矫揉造作、豪华奢丽的风格作了明显修正。家具造型设计的重点被放在水平和垂直的结构上,强调表现结构的力度。
9 Y3 F  [( x3 vn装饰纹样除了罗可可式的莨苕叶饰外,多用玫瑰花饰、弓或缠有月桂的权杖等。
. p" k0 B, w8 Q- u1 b新古典主义时期金属工艺
  A$ x- v; p( h6 J% xn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金属工艺,明显摆脱了罗可可时期的那种矫揉造作的风尚,呈露出精致而典雅、庄重而含蓄的工艺特征。6 k9 d6 x, ~' d% W2 |
n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金属工艺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征均受古罗马银器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雕刻风范。
. V5 b, K- i% k# X新古典主义时期玻璃工艺
* S1 l( o! |6 \: @+ L* yn玻璃工艺在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奥地利和英国都十分繁盛。
- n0 {- z0 P/ R* gn在造型上,表现出对称而和谐的特征。' x/ R6 u  e7 R4 B
n在装饰上,继承和发扬了威尼斯的刻花技法和德国的彩绘手法及热融镶嵌技法等。
2 B1 I% b$ [$ U9 Q3 z4 c  Y  ~新古典主义时期染织工艺
+ G3 X. R; U  u2 xn两个最显著的变化:
3 Q. R- o; V/ n3 Z: Q+ x7 K一是增加了蓝、绿、灰等较为冷静肃穆的色彩
1 k; Q0 B) l1 a% d) v: a二是增加了“满天星纹”
  v$ L$ x9 J/ e" G% x. kn做工上继承了罗可可时期的制作技法,仍然保持着精湛而细腻的宫廷艺术特色。
. a+ \# z( o2 S; L/ V新古典主义时期室内设计 , I$ A9 J! o7 h6 |4 M3 t
n与罗可可时代形成鲜明对比,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室内装饰表现出明晰、理性的特色。
; Z4 X! G# |! M- O' x0 zn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所倡导的回归古典、简洁大方的设计准则逐渐在欧洲传播开来。 * ]3 K/ b" ], x4 e( v" i4 X1 f

% U! }8 I7 x6 o5 E' U" J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工艺美术+ G' c1 e( ^4 {. \, T! X( h
Crafts in the Arts & Crafts Movememt
: r  q$ {" Z+ r. D概述4 A& _& q  V. y2 V! V1 S
n        起源:英国19世纪下半叶。
: [1 b  o# Q8 Dn        背景:一方面,机械生产的问世导致了片面追求大量生产;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富豪为了炫耀经济实力,要求工艺制品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显示手工艺品的精湛。
2 R0 s: ^7 z4 |* y" Y: Ln        导火索: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 i3 i$ P+ O$ k4 f+ p0 m6 [$ T
n        人物:威廉·莫里斯。
, x1 }# s* F( l# ]9 M5 E7 p两极分化现象
! @, C3 f% g- [& {+ K0 l          1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 [; C- F: N$ F0 ?
n        产品的两种倾向
- j$ O5 R9 H, _( ^6 j4 G3 D          2手工艺人制作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 U! b9 |& g: a% d* p' H; g1 l
          1上层人用精美手工艺品; e1 q/ v* E3 W) N7 ~
n        社会产品的两极分化 , ^' ?# q& t; L0 ]7 U0 W
          2平民用粗劣工业品
- v: N- h6 K: t& B% B( T面前的问题2 v- Q. f7 C, X4 t. _+ A: z
n        摆在西方工艺美术面前有两个重要的问题:
1 ~9 c& [, M+ l* k8 ^. pn        过分装饰、矫柔造作的传统工艺美术风格的蔓延。
- C! y# a, C+ t$ Y: K+ ^n        工业化时代的来临。
  m8 `  k# {$ S' R- s选择的方式2 R, F8 S' g" s/ J
n        躲避工业化带来的混乱,企望通过工艺美术来逃避现实,退隐到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去。 7 [, f4 D& G( u, f0 [+ W" L1 ^
n        寻找新的审美标准,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工艺美术风格。/ `, m. P  u6 [- i/ S* e
n        勇敢迎接工业化挑战,发展新的设计方法。
, V8 H  X  |9 J7 c6 r# d风格特征4 U9 J6 ]  A+ T( {" c9 O
n        大量采用植物纹、动物纹饰,主张师法自然,形成清新活泼、富有生机的艺术效果;4 Q5 m: {% e7 R+ M. Y% q
n        注重材料选择,注意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注重材质肌理的表现;
) k) }' e. D0 n: E" `  m. vn        风格朴实、大方、适用,具有一定的温馨而浪漫的气质。0 ^' ^/ k; H8 q
水晶宫0 ?9 d4 V! S+ V. K% @
n        185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震惊了整个世界。 4 h$ Q3 u$ H; D
n        展品大部分为外形粗陋的工业产品,用装饰加以弥补。
& s4 i! @2 \  }* q3 y; yn        “水晶宫”是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帕克斯顿(Sir Josph Paxton,1801—1865)设计的展览馆。6 n5 J: W1 {# K2 f6 F
n        由钢材加玻璃建成,晶莹剔透,故称“水晶宫”。6 a, h2 ~9 n4 J! j2 l2 ?
约翰·罗斯金
0 Q! @; P/ [3 y' n- B% V: G$ T; z5 A# Un        罗斯金(1819-1900),英国19世纪著名学者和理论家。/ s* ~* \# a& m8 i
n        主要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
  j/ X3 P9 r  |9 q6 y+ e1 cn        否认造型艺术与手工艺之间存在着区别。主张美术家应将产品设计、美术与技术结合。- z$ _" v# C6 h3 k
n        对工业革命后的社会不良状况大为反感,提出艺术创造应回到自然中去,对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倍加赞赏。, l' z5 I7 i$ P# f/ Y; D4 T. S! B
手工艺定律
+ f/ |, _# f) }0 l( o" ~# Zn        《威尼斯之石》(论哥特艺术的本质)
- W7 I+ E+ Q# E: ^" Qn        绝对不可纵容那些绝非必需产品的生产。
# D/ n/ q" A, Mn        不可为精确完美而精确完美,只可使其从属于实际或崇高的目的。
. o5 z" [8 ^7 H' L+ ^7 n# m# W* }n        决不可鼓励任何一种模仿和复制。
4 B1 B6 Q: J) k9 g8 x( @罗斯金名言  {- _2 E& G" _+ \  h
n        “艺术家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只是沉醉在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这种只能被少数人理解,为少数人感动,而不能让人民大众了解的艺术有什么用呢?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作的,如果作者和使用者对某件作品不能有共鸣,并且都喜欢它,那么这件作品即使是天上的神品也罢,实质上只是件十分无聊的东西。”
$ r7 |, l/ |8 k' t3 q* In        “……只有那些有闲情逸致的把美丽的东西放在身边赏玩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优美的作品来。所以,除非用人工创造出这种环境,否则将无法生产出美的产品来” 6 Y) F# q, R! d: V: `+ h: V2 i
威廉·莫里斯* E% G1 ]% u* K$ M7 c
n        莫里斯(1834—1896)作为一位工艺家和设计师,具有杰出的才能;作为一个新兴运动的领导者,他又像一个巨大创造力的中心。
. o) t* O" T+ j2 P. c; pn        矛盾:他反对传统,对新古典主义大加抨击,但却又对哥特式艺术兴趣盎然;他肯定艺术家应负有时代和社会的责任,却又否定工业革命后机械生产的价值。- G+ ~! c- _/ l
主要工艺美学思想, Q1 K+ q3 c# {0 D- L
n        强调艺术设计者与技术工程师的沟通。8 _& y0 G4 z: P( X  h& F! Y! B
n        强调手工技能的优越,否定机械生产。9 M$ ~8 o9 R" k: P! F
n        艺术风格上强调回溯中世纪。) d( C; y+ U% l
n        晚年关注乡村手工艺,意图以其清新自然之风改变工艺的浮华状况。2 |7 d" M" [9 `7 Z3 R
主要活动! H3 A% N5 ]0 g' o5 A, j
n        1888年在伦敦成立了“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并开始不断举行一系列展览,向英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好产品及高雅审美品位的机会。
* O& Z; C$ N9 ?& Bn        作用: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不仅开始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也影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4 V! g1 g" s5 o& n+ h1 l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 ]% u1 U6 n" \2 b
n        出身上流社会,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银器、家具和室内装饰业务。
- @3 R0 r& G) N' Sn        作品以优美的曲线造型和简洁的装饰为主。工艺美术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q6 y9 b. ^/ j9 {9 x
克里斯托夫·德雷塞& {6 Z$ P% S- T
n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期间走得最远的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 A- \. ?! H& h* n6 o; L. X; N
n        功能主义思想:“一件作品要尽量适合预想的工作需要以达到生产该物品的目的,并要采用最容易、最简单的方法”。
1 I  {  q1 A1 f, B5 yn        金属制品最能体现他的艺术思想。其造型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 \" T# w+ Y6 q. A! U: F1 q/ z
蒂凡尼* y- m+ f/ I7 m3 `; w& A
n        路易斯·康弗特·蒂凡尼(1848-1933),美国著名工艺美术家。
8 T* X2 Q7 {3 p" Rn        早期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后期把兴趣完全转移到玻璃工艺上来。创造出著名的“法弗莱尔”式玻璃。; M- ^. K3 @9 j
n        其花瓶艺术最大程度地挖掘工艺之美,意图将工艺美术提高到纯艺术的高度上。( B0 p9 g- W9 w2 ^6 n% M3 E5 j
新艺术运动时期工艺美术
9 U( b5 k( B' R9 K3 ^3 F; |Crafts in the Art Nouveau
- ?& ?6 [9 C$ |& G9 z, `. B概述& _4 l7 Z' ]4 Z" H
n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7 n# }: [1 r) c& _4 t4 |n        由法国起源,之后蔓延至欧洲各国,并越过大西洋波及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 t- e6 K8 B! c+ L) I5 r
各国不同名称1 }* e6 V! l, Z. a
n        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新艺术”
3 K4 n8 w: [' G- w1 q* wn        西班牙——“现代派”
2 }. T0 M, x; Zn        德  国——“青年风格”3 _: B, B$ _! g. S
n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5 L) W) n1 ~$ i. s3 H% F& f
产生背景& Q0 o+ b. j! C. e) t" n( {
n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直接影响;
0 C2 v# g% _% S1 A- ?n        唯美主义与象征派艺术的影响;
4 j( y& }# a% V& X; \( m# }! m* gn        放弃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转向采用自然中的装饰;6 l& M" f' e+ k. B+ E+ G8 c
n        受到日本,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G- E( l  E! u  M# W* a# Y3 E: r
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不同之处
2 M; D' c8 t8 d, o2 b  r1 P3 Kn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5 f/ H6 V- e" A, H
  重视中世纪哥特风格,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1 W, u, X% e) b) l7 t/ J1 ?n        新艺术运动4 t( h; A) o* F" U2 c4 m2 b0 B
  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0 T8 O: E- n" Q9 `3 h  \, ?9 U新艺术之家
9 R8 R8 `9 v9 ~% H$ {) k* W6 g/ xn        萨穆尔·宾(Samuel Bing)于1895年开办“新艺术之家” 。
3 H; X4 R" E. p2 c% H2 l0 J9 ~n        1900年举行了“新艺术之家”的家具作品展示,从此“新艺术”扬名欧洲。
. V. B; w* m/ B) J0 u6 tn        萨穆尔·宾强调“回到自然去”口号,作品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模仿植物的形态和纹样,取消了直线,刻意强调有机形态。. Q" q# y/ p  a. y- X, a
赫克托·吉马德
& v$ W  i0 z$ ]4 [4 g' tn        赫克托·吉马德(Hoctor Guimard, 1867—1942),巴黎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 `3 E, h! I( G% S% b( S
n        巴黎地铁入口即出自吉马德之手。这些地铁入口采用金属铸造技术和强烈的“新艺术”风格,具有典雅清丽的特点,为典型的“巴黎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作。9 z! l4 [; T! {
埃米里·加莱
! i8 x9 G5 n9 E% Qn        埃米里·加莱(Emile Galle,1846—1904),认为自然应是设计师灵感的源泉。
8 U  H, z( m0 B3 W0 R4 @! o+ on        主要工艺活动:玻璃、陶瓷、家具。尤其善于在半透明玻璃上作浮雕式装饰。. J/ h, H& O0 }3 T
n        在其影响下形成“南锡派”,对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 O1 L: r' M; v
瑞纳·拉里克
$ b) c; y1 d( v+ Z, r. o, @n        拉里克(Rene Laligne,1860~1945),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代表人物。
2 P' K' q( Q/ Un        富于想象力,主要受东方艺术和古典风格的启示,同时也有现代艺术的影响、被誉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l" o, W% K$ y
亨利·凡·德·威尔德
7 j* U" \" ]1 g8 V# r- Xn        早期作品从日本浮世绘与英国手工艺运动的壁毯设计中获得灵感,创造性地形成典型的具有运动感和力量感的装饰样式,称为“比利时之线”。+ o  G; c8 X1 M2 F! y
n        1898年建立凡德维尔德公司,将作品推向全欧洲。1 w% H& L! V1 A1 Q
n        20世纪初与德国工艺界开始了密切联系,开始倡导全新的艺术风格与教育体系。
0 ~" G( ~' N$ t- a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0 {$ t& a9 D4 v' A2 m. f( N- n
n        基本风格:接近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风格,造型简单明确,注重简单的几何外形,与自然主义形态的吻合。
2 w1 m9 b& V1 Zn        代表人物:: ?, T  c& d$ V3 T7 g# Q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奥托·华格纳(1841—1918),约瑟夫·霍夫曼(1870—1956),约瑟芬·奥布里奇 (1867—1908)。
$ y: f9 m) {7 E3 f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 S. v" v- y% o0 [$ X  p8 j' }/ nn        前期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相似,具有明显哥特式风格、仿古倾向、自然主义。后期与维尔德接触后开始出现新面貌。' Z" \8 q4 A* [" P3 w7 q9 S
n        代表人物:奥托·埃克曼(1865—1902),赫尔曼·奥布里斯特(1863—1927),奥古斯特·恩德尔(1871—1925)。5 L; A5 I. A" n$ u  B" Z4 J3 M, q
高迪
1 d: |/ [3 s* Ln        安东尼·高迪(1852-1926),著名西班牙建筑大师。" q: D+ U2 o5 s. d
n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怪才,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
$ O% ?# H5 j) t7 y4 g, Ln        建筑装饰上明显表现出他对于哥特式艺术的兴趣,体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趣味。装饰风格自由奔放,流畅生动。$ p: S4 N, U# Y( r0 t% j' x
麦金托什8 B. z( s6 L" Q, r* M% x
n        麦金托什(1868-1928),苏格兰人,与玛格丽特·麦克唐娜,芙兰西丝·麦克唐娜,赫伯特·马克奈共同组成格拉斯哥四人组。
( y9 Z' g" \/ e# Y8 _8 Sn        在英国影响甚微,但在欧洲反响强烈。
8 ]2 t$ m3 p/ Sn        艺术风格:垂直风格,强调简单几何形体和有机形态的完美结合。 , K7 ~: R6 a1 F! ~* |; u
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工艺美术 9 j  W5 O1 v4 }% x. U4 z& h
Art & Craft of Art Deco; M2 ]6 }! T% T! |+ [
概述
3 L" ^3 I1 @7 v! }) an        时  间:20世纪20~30年代(约1910~1935)' S3 p) R5 ^; B- v1 W
n        区  域: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及美国
$ Q! f" f* r8 ~% y* s3 Yn        发源地:法国
! d2 R( \, {$ [( L" Dn        名称出处:1925年 巴黎装饰艺术展览
* X% n! f. w7 e5 U7 s        (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 i- c* [) c; T4 x8 ^2 ?2 m风格特征% l1 F# M1 Y+ `0 x8 L0 o! k  n8 \
n        与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和发展7 R8 e0 I5 A9 o" J# ^' G" a
n        受现代主义运动影响很大(材料使用、设计形式)! U  y+ Y5 H1 r/ P" `% A, k. J! {
n        意识形态上不具备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 _$ j3 O# P9 \6 A8 {
n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与“新艺术运动”的延伸与发展3 i7 M: y% \2 B2 ]- L/ B0 B
影响因素
: L$ C" l) |; L0 [( j5 Rn        原始艺术的影响——强烈奔放
) i1 X2 p" P9 y4 |( N" v2 In        古典艺术的影响——庄重感
8 j) `  t0 L1 n$ t; C5 N9 S: _" rn        工业文明的影响——机械感 - W. ^* {& G: U# j7 N6 Z7 c
n        姊妹艺术的影响——歌舞剧 ) P; S$ U9 Y# @
与现代主义区别( f- g( w  f% I' L  g
n        装饰艺术:
, h; C5 s5 p$ `0 f) l  O- w  服务对象依然是上层社会,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
! c5 C/ V/ P  N1 F  C7 Fn        现代主义: - n# {. a$ b1 [+ O6 n
  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强调民主化,为大众服务的,理想主义的。有“流行的现代主义”、“爵士现代主义”、“大众化的现代主义”之称。
8 p5 r' e1 x. z1 O- g" ?7 v法国装饰运动特点
7 W6 X! b/ @: k* `9 ~4 [; yn        非民主化  , m7 W' V9 Y1 Q- t
n        为权贵和精英服务  
  j" |, S$ C9 E* L1 P. o# Z. Q' @n        资产阶级性质4 |8 ?! x9 o9 l' n$ n/ J+ S6 O
法国家具工艺9 M2 d* w& z; n( W% h/ ~; `* [
n        以巴黎为中心的两种风格: & I6 N& K; D4 g" S  j3 d
  一、东方趣味、怪异的。受俄国芭蕾舞台设计影响
# ^/ R3 C7 F  T& h  二、30年代出现,受现代主义风格影响
' w$ c6 T/ T% k' A0 o4 en        共同点:+ q, A+ f3 R2 ^: R# Y
  都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新形式
" k2 C# U$ N/ r现代工艺美术
, _) C/ y/ l; J  aMorden Art & Craft
# @8 n& Y% p2 i. G  a5 g7 W; S概述
6 F8 g8 F2 m% fn        二次大战以来,欧洲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工艺美术也随之进入了黄金时代。5 H' O! V# X: [6 A1 X3 f% ^2 ~
n        现代工艺与艺术设计也经常受到现代艺术流派的影响。5 F3 t$ y: n3 k& i" x5 j" j
n        所谓的纯艺术和工艺技术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除。! p2 A6 v# S  E# ?
n        现代工艺美术是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现代工艺文化的结晶。8 e: G4 h6 U: T: o+ D0 L5 H
基本特征
# b" S- y) A0 s5 qn        试图打破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界限。
# h9 k: \) Z7 r7 l7 Ln        不受任何一种模式的制约,不断地探索并发挥工艺美术的最大表现力。
% w& \6 b3 X/ Q; X5 b+ h- ^n        注重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强调作品对人们精神和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不以具体的实用功能为最高目标。( |' d3 G$ Y/ ~7 a
n        在展示艺术家精湛的技巧和技艺之美的同时,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表现。
- N7 g; K. p; t9 x  Wn        最大程度地展示各种材质的魅力,充分利用材质肌理,不断创造工艺作品独特的艺术语言。
5 Y: Q8 k; x$ V6 ?. O2 O风格类型" _; ]- m1 I% o3 b
n        传统风格——现代人使用现代化材料,表现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与装饰风格,追求怀旧情思和复古意趣。
! r9 D+ K8 c8 M+ tn        装饰风格——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装饰功能,忽略材质肌理的展现。, J, Q( S3 v/ v8 h8 ~
n        现代风格——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材质肌理本身的美感效果,但忽略装饰性表现。
3 U2 Q- `1 u5 M2 sn        前卫风格——无视工艺美术作品的实用功能,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工艺家个性表现。5 _2 `9 q/ G1 u7 f! F" i  z
主要工艺种类1 M; v! v. a' _1 u. u" c
n        陶瓷工艺
2 }+ ]4 I" f/ f8 h4 Pn        玻璃工艺+ f' L7 [2 W2 ?! i( k2 \
n        金属工艺" W) E* K8 @& h$ k; o* m
n        漆(木)工艺
9 B6 \9 o. W1 A2 b: V" \2 B$ Z, Sn        纤维工艺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精彩评论6

瑶瑶 发表于 2014-10-13 16: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楼主快乐,大家一齐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elevender 发表于 2014-10-17 08: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赞一个,继续努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异国换水 发表于 2014-10-20 2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真厉害,佩服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异国换水 发表于 2014-10-24 06: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很高啊,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shaniao 发表于 2014-10-26 07: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啊帅哥,想不到的强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格格 发表于 2014-10-27 14: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649

发布主题
一个专注手绘学习与分享的网站
客服热线电话

18071418153

周一至周日9:00-18:00

站长反馈邮箱

57360297@qq.com 站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