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e/ C; y$ o) y S+ A% }- E9 K; o0 U8 v" b a* l% s. b
一、起形定位, u2 I# A: ?8 q7 J0 T! _
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先用铅笔勾勒建筑整体,周围环境可以简单线条表示,但这一步也仅仅是素描里的起形阶段,比例尺寸定位准确即可,无需步步到位细节完善。 二、墨线定稿 铅笔定好位之后就是钢笔墨线了,仍然是基础不好的同学可借用尺规将中长线大体画出,短线以及植物线等可徒手勾勒,重点依然是建筑,墨线画完之后还要根据光源确定明暗,并用单方向的排线画出暗部及阴影。
% m9 E' n9 U: m! k
+ F6 i# E9 A ~0 c9 b三、色彩搭配' i3 |- c; s7 u3 a, [! H
对于上色大部分同学关注的应该是上色前如何确定色彩搭配,整体色彩基调的控制可以遵循两个原则:1、根据主体建筑的性质功能,首先确定建筑的性质和使用功能,而后确定色彩的冷暖搭配,比如博物馆、纪念馆等较庄严的建筑场所应采用冷色调处理,而活动中心、娱乐中心、文化馆等建筑宜采用暖色调,冷暖确定了就可以从自己的马克笔里找相应的色号进行搭配了;2、根据设计创意与快题排版的要求,设计之初先有主题立意,据此意境和整体排版可确定大的色彩冷暖,并从大环境逐步细化到建筑细节,比如设计立意是一首诗,那么暖色调才能符合诗和远方的浪漫,比如创意来源于某个事件,则冷静的色调才能表现娓娓道来。 四、整体上色 主体建筑色彩搭配确定之后,至于先画哪里可以遵循三个原则:1、先大后小,也就是先给面积大的上色然后逐步缩小;2、先同后异,也就是先将颜色相同的多体块同时上色然后再画个别的独立色彩;3、先主后次,有的同学喜欢先把设计中的亮点最主要的部分上色,然后其他部分以此参照上色,当然也有的同学反其道而行之,生怕把主体画毁了不可挽回,就先把次要的上色而后再画重点,这样也不失为能够快速上色的方法之一吧。 五、明暗处理 暗部及阴影的上色处理,在平面图上色步骤中一般是将所有物体上完颜色最后统一画阴影,而在透视图中则可根据经验局部上色,但暗部及阴影的色调必须是统一的,其冷暖应以阴影附着的表面来定,比如地面大部分是暖色调则暗部阴影应为暖色调的重色,反之亦然,一般不提倡直接用纯黑画暗部及阴影,因为在暗部和阴影里还有很多细节,如果被画的太重则会使画面僵硬死板。 六、统一调整 最后是调整阶段,整体效果是否出彩就看调整是否到位,具体可遵循三个原则:1、再次强调主次,强调主体物须深度刻画细节,次要物体或配景须虚化处理或只画三四分;2、 亮部提亮,该亮的部位需要用修正液点亮加强;3、暗部加重,该暗的部分需要重色加重统一。 请大家再欣赏一套黄曼同学的小建筑马克笔上色习稿案例:
" l- O S+ s& v/ Z b5 W& C* h( Q) N2 r: a* H$ s1 r$ W. v
/ ]; k6 W( I Q$ J
% a5 \4 U# G( P/ {! G, m9 ^" K8 a) |0 }: ~
& _9 e. A B9 u: c* h2 n如下两个景观手绘上色步骤图由汉武手绘王老师提供:% t" I/ F$ {6 U5 F0 @
5 a7 e4 [0 V6 `. ~, i3 C W
+ I. B. a( K' y6 {+ |) K$ @$ P+ C Z. n1 m' @# ^
0 A2 o* x2 q' J/ _6 {) U f, O
# c- X8 c; Q/ Z0 e7 n
2 K' l$ ~7 u, E6 H: V) D
' P$ e u$ Z. r2 s8 r# e! a( V
7 o7 d4 R! ^3 s7 N" G# q6 z+ f
5 I3 a/ Q7 G& b. X. z- o0 U. L9 Z, i
1 h9 G7 q$ b0 N& i2 G
2 p; s) Q$ `. R* r5 ^5 n$ s
2 F/ x/ U: G% n1 R6 S+ v
; I ?; T7 z# |
% G1 J. z$ g& z+ u |. b& b
. r$ f% H" o, C5 m
& O6 {. x* h9 d! ^) {2 {5 N" l- B
1 _% Y# G& ?. y1 E8 x, y+ h t
* }5 e8 A- a- V, f- A2 u6 } l
! L- t' r8 V( v5 b1 H+ {3 @
) E- R x' T( C% k. q, M
$ U( a* B& i7 G9 m2 ?5 l8 k
- j7 \! f/ H# i( P% Q
! y+ l# v; j. P" _" o( W1 ^ f! h
1 S) @+ K0 e1 v6 b8 H- k! V! b" t4 d, t5 y+ u+ z7 ]
* l* T" f& `* e3 s7 N0 x& Z
" I6 s i/ I9 \* e% @) j( Y
/ l5 s% K+ i) l# `. [$ q! i: P x2 {9 T0 C; w% Z$ c
; F( w. E: u1 G4 [ z
8 X2 m. L: v5 }. o' {9 }
( k9 F( S8 {1 I" \9 ^* N* ^
/ O: @# v+ ?" l' u" P, w" S( ]& V: B
5 J/ X4 H: X" l1 l
) b* H; v; r6 f E# I1 J1 T' D
) U; F, R J c# B0 I+ g& K X4 A, Y3 f- N8 [5 {
; t" t; S" l! j" |6 j k
7 v! S" c$ J! E/ y; f . P1 M7 j2 J' w3 Q/ l4 M2 p
0 j! B) [1 }0 y: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