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k2 C4 J1 B& L' A% s: ^& f# z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B)。
& h6 B/ N5 z0 N+ m" v0 L% Y IA、 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0 v7 [4 o5 I8 N T( Q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
# `! B) j3 {3 @- l# ?- F) sA、 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 G T, U8 A, g1 k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C )
7 ]. l9 L) |# a/ l/ G/ mA、 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5 `. E" E- h% B9 W' |) a7 d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 )。
/ J. x* Z4 H3 @9 r$ o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 p. G" e% a) G) t& |3 v5 A, a
5、《潇湘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C )。
& {8 w! P# W b' o/ }A、荆浩 B、关仝 C、董源 D、巨然
, ]; ]7 C; R: M/ x7 H
6、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B )。
# {5 i5 I# I1 O: C
A、 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 ~8 ?; c, A t J# c" U4 @1 x7 i
7、“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C )。
4 A' p* S- n: V! x( G4 _% N4 T( B G9 ^
A、 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 t4 N3 h1 q/ i& c @% h
8、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B )。
9 S# ]. P8 V* d) x! FA、 边景昭 B、孙隆 C、林良 D、吕纪
) ~& z! h- D1 j
9、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入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D )。
, L ?8 m/ n' T/ W# @% kA、 顾氏画谱 B、程氏墨苑 C、十竹斋画谱 D、芥子园画传
. K: |$ s7 z7 _: H" k7 |$ u
10、与经享颐、何香凝共同组织“寒之友”社的画家是( D )。
+ i. c( `: J- z' B r. C
A、 居廉 B、高剑父 C、高奇峰 D、陈树人
o/ f1 K8 z% s
11、作为使用工具的( B ),既是人工制品的鼻祖,也是造型艺术的端倪。
' c- b+ M7 a2 T/ R2 v
A.壁画 B.石器
5 N6 T: _3 [; n, g0 W) z
C.物件装饰 D.雕塑
0 y# R7 p# E7 V' Y' \1 c12、魏晋时期被奉为“正书之祖”的书法家是( C )。
/ D" ^. j- t* I* OA.王羲之 B.王献之
- b% W7 q0 p9 A' Q# g- D( w
C.钟繇 D.陆机
7 v4 I" ?& `8 p: r" W
13、阿房宫是( A )最重要的宫殿建筑群。
# i2 e: Z1 Z9 }7 `3 H
A.秦代 B.汉代
6 A8 S# B5 _8 p% A
C.东周 D.战国
% h5 [" `. E2 X) `3 G" [1 {9 `' g3 J
14、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是( B )。
1 P% S6 Q2 a9 I. Z
A.《避邪》 B.《马踏匈奴》
% [7 `" Y/ a6 v+ J0 Z& C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 e4 J1 E9 K+ d( u2 m
15、《读碑窠石图》作者是( A )。
4 T' C. ]4 C0 ]% fA.李成 B.范宽
_1 s5 F! J9 @) g" p
C.许道宁 D.燕文贵
) S% m+ C& H7 p; U& X7 |+ O16、《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 D )。
: W1 Z( B4 ^9 i1 {
A.周昉 B.黄荃
, b; n2 \9 m1 M, DC.周文矩 D.顾闳中
: B' z6 W4 N- i# E6 o! O3 h17、.五代画家董源山水画代表作品是( A )。
* E) K2 K5 g7 i7 ~: O( E" B- |
A.《潇湘图》 B.《溪山行旅图》
z9 X0 e+ F) ^" MC.《万壑松风图》 D.《关山行旅图》
6 q2 e4 M- u) N& T! }18、唐寅仕女画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是( D)。
; ^* d' B+ |( U, e% V5 @
A.《藏云图》 B.《柳下眠琴图轴》
7 {9 ?6 Q' v- H1 ?$ @% L- K
C.《列女仁智图》 D.《秋风纨扇图》
3 }& g- Y/ f2 F7 b6 T$ E- {% f19.徐悲鸿国画代表作品是( A )。
$ X- R: o$ s; C$ MA.《愚公移山》 B.《松影瀑声图》
- d9 E6 E' d3 oC.《水声山色图》 D.《百寿图》
, a0 ^" c3 U1 U8 j7 C7 j! z( i) `20. 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 C )
' i- @7 p0 a6 H+ iA、钱选 B、李衎 C、高克恭 D、王渊
# S* g7 Q) B* |5 `* H( C9 `! t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7 J ~* F& _/ H, T$ `' } q' z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1 h' M) G/ N; `7 [; ^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6 K4 t8 h/ p1 k" \: a1 u2 f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 A' h7 ^- Q8 V# G0 p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2 P4 J- J, `- r i( Z( `$ q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3 G6 w: u9 z$ G, s; X# L9 r6 B'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 Z& [0 S9 ]+ h) ~) S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样)”。
1 v9 D; [$ T" a0 l% a! c& V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9 w: d- B# I3 D3 f+ j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
( ^+ y/ b4 ?6 R7 Z
(洛阳龙门)
2 `7 {4 t5 f! Y6 \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 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0 {( p0 `, E3 C7 m5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 d' z/ f1 g- u! E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 P# A; A3 q0 ~# d4 b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画)的表现形式。
3 A+ R% I( q) ], c
14、明代“(浙)派”的代表画家时(戴进)和 (吴伟) 。
) \ Z8 ~" V% ]7 \" q1 Q8 m: n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 u) l$ A P& b! N% y16、清初“四僧”指的是 (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 A# k6 G1 p/ o4 `5 Y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 o; L6 Q% L" b2 H; ~7 y9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 q5 s- V$ d0 F% t- ~+ w& [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0 e& N7 R5 |# D. a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 \- c. b3 c7 C. T& c9 S4 W: ~21.禅画在南宋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以梁楷最有代表性。其代表作品有(太白行吟图)
& N! G1 M }( u( ~$ w; a3 R7 C
22.北宋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苏轼、米芾、______、______。
2 ?& H& c$ H1 ]( L) V
23.明代“吴门四家”指唐寅、仇英、______、______。
/ a5 G, p+ H# J; ?: |) Y
24.宋徽宗赵佶书法称为______。
* l' Z* y1 s# P/ w/ s, N
25. 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 ?2 ?6 L# W. H
26. 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8 |4 k5 L' }0 p6 [: k27. 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 E3 g! B% D# F6 ^4 }28. 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 J5 H. L/ m+ j. \29. “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4 ~; t% `' j2 J30. 清初“四王”山水是指那四位画家(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
" M5 t4 q5 s' [9 Y' b0 n6 Q9 f三、名词解释:
6 z9 O* H# p, R
1.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 Y" M6 \0 c4 ~" v2 Z/ r
2、 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 N$ o V3 g+ P( A3、 马踏匈奴: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 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0 P$ P2 H8 q: P9 K- t! T
4、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 ?( U( {. U0 t% J1 c, \5、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体现了"狞厉美"
# |* U, ^7 }' i9 a; x' [9 X
6、《人物龙凤帛画》: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较高水平。
) Q, H4 U4 Z- D6 ^# d* W7、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 D! i7 D( R6 {7 ?8、“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 R0 ?( V, J7 k7 P
9、顾恺之:他的绘画理论和绘画风格体现了魏晋时代的审美精神而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求形似,而是主张“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他的这一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把中国传统绘画推向了新的里程碑。现存《洛神赋》、《女史箴》、《烈女图》等是他的作品的摹本。
$ F3 e9 V) O6 v d" p10、张僧繇:齐梁冠冕一代的大画家,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画家之一。他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疏体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 O$ o- ~+ z) K, e e11、畅神说”:刘宋时宗炳《山水画序》中提出的山水画艺术“畅神”的功能说,即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畅神说”丰富了中国绘画的理论
) {3 {9 ~4 H8 G0 l$ h+ ?: f4 V12、本生故事:是指释迦前生,包括他作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其实本生故事的内容,许多是早就在印度民间流传的美丽的寓言和传说。这些来自民间的本生故事,通过艺术家的彩笔,构成了莫高窟壁画中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动人作品。
! p6 [( P9 b1 K13、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 Z; n# ^# w! t& N9 M( ~14、《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作者唐代张彦远。全书共分十卷,四部分内容: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
9 I9 [; ^5 ^! T
15、“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 g4 n W9 V: d# q q1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璪的绘画理论,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师造化”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得心源”又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
& R! E* b! r! [; J3 ?/ O17、“意在笔先”:由唐代王维提出、张彦远加以完善,这是唐代绘画美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意”,主要指构思的内容, 即用形象来把握思想、情感、意趣。有了这个意,就全局在胸,落笔就能“守其神,专其一”。“象”,服从于“意”,为“意”而用。
& C# Y% m$ ?: C0 r. W C/ e; b18、.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0 m9 v3 _( S0 U
19、“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明、工致、优美胜。
& s* `+ m3 d" I3 y' U
20、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形成是在北宋后期,元代逐趋成熟,并成为中国封建后期画坛的中坚。
2 X9 q' `) @) Y+ r21、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世称元四家。四人绘画具有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强调浑厚的文学趣味,突出强调笔墨,以书入画,画上题字作诗;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疏荒、吴画沉郁湿润。
$ U f- L' b% I) j
22、借古以开今:清初“创新派”的艺术主张。以清初“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创新派”,继承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感破感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他们的艺术对清代和后世影响很大。
3 K' N$ z# f2 u! F, E/ q k: g2 [23、八大山人:清初“四大名僧”之一,名朱耷。荒寒、孤寂是他作品总的艺术格调。现存的《荷兰水鸟图》、《湖石翠鸟图》等都可代表其作品的典型风貌。
% W2 ]5 u3 U$ v: B4 ]" }24、董其昌:明末绘画大家、绘画理论家。他是山水画派华亭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清润苍郁。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
I8 p' ^" P. r1 K+ N
25、扬州画派:是清代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又叫“扬州八家”、“扬州八怪”。该派突破了当时形式主义的束缚,以一种清新、生气勃勃的姿态振奋了中国画坛,在中国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 s) P: b5 F$ g" {+ q# e& m( N m w$ w: f
) m% g! q7 R9 ^) \ }$ u四、简答题
. c9 L8 |1 g3 `) r* U5 f: G% J
1、 试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 m" u) L U9 ]+ O- B( a(1)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7 f% f# N. o% V(2)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 G' F) N3 z0 j. B0 z% I- w5 }) G(3)加强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情思。
/ w U7 e+ E# S& C* @(4)揉合汉画与西域的线条,创造“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 H/ ?2 l2 U3 N" T6 [
(5)在画法画理诸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I- V; _1 I- b( b. g
2、 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
' b, [! k4 U% B! x$ V# R指五代西蜀画院画家黄筌和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格。
p1 s6 d7 D; p# j
黄筌的风格:(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
3 k2 \1 V6 f+ O' J; H(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
* q8 W) i+ F4 C! g; J; N2 S2 g
(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 X! ~% R7 Y* p5 t9 `* w! h% O# `徐熙的风格:(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 A K& `. i- p1 H: k(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
* C2 s. Q4 x2 g& B(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
* z# m, G# s6 ~. P& s" Z' [
因此画史上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
! v$ X9 q+ f) F& \. \五、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 15分)
3 d$ [# w: x$ W/ `6 S2 M1、 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o* O7 u9 j4 A6 ^, V(1)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3 W( s9 U: {3 d* H- z6 W(2)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 c0 n1 w2 j7 h! K; _(3)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 z2 S' i# A" x S: d(4)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t" {4 P4 v) g# N& i# ~# ]4 E0 a1 y/ y
2、 分析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1 U$ A. m! T% f5 _0 t+ N6 X(1)元朝的“世事多变”造成文人画家逃避现实、隐遁山林。
0 _5 O# i) L* ?3 r4 [(2)描绘了浙江吴兴县西北18里许的卞山景象。
8 L. [! P% R" B(3)立轴采用高远法构图,画出卞山自山麓至顶全貌,结构谨严,纵横离奇。画草庐数间,点出了文人隐逸的主题。画法先以淡墨勾石骨,再用焦墨皴擦,淡墨微染,层层加深,层次井然。画面密而不塞,实中有虚,有深远的空间感。
7 P* K: T3 ?9 A! G5 X(4)运用前代画家之法,创造出线繁点密,苍茫深厚的新风格。被明代画家董其昌成为“天下第一。”
4 R: x# I$ K, p7 [. J+ Y; ?6 l, P! |
3. 分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 ~% _7 m: X. r5 f J
(1)五代南唐政权的摇摇欲坠造成许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故而疏狂自放以蒙蔽朝廷耳目。
" E- o$ f2 B2 J(2)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政治上失意的官僚韩熙载尽情声色、颓唐放纵的夜宴生活。
( W6 e* y! l9 g(3)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刻划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组织严谨而又简练。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
! {9 @/ V- j! U, l- M. E
(4)除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外,也是研究音乐史、舞蹈史、工艺史的宝贵资料。
( Z+ r" Y# O9 Z, x2 g9 e4 F9 S+ [
论述题:
( ]6 |" E# m9 x4 S; j! c8 z
1.中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
" ?& @6 t- O/ k1 Z1 G2 t
混沌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1)不是纯粹的唯美而创造的,它对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宗教观念有密切关系,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2)原始时代的美术各门类尚未明确分化,雕塑、绘画与器物浑然一休,相互依存。
* R/ S; U0 {: T5 M- p
2.从旧时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3 ]0 p* O' ` ]& ^. v北京猿人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代表,他们主要采用单向打击技术制作石器,虽然很粗糙,但包含着对称、平衡等基本的美的形成因素,是主体内在精神和创造力的显现。
5 N/ f: @7 b n6 q4 b9 V丁村人他们的造型技术和对造型样式的认识比北京猿人有明显的进步,山顶洞人他们对物质材料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并直觉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美的造型。
4 Y! a6 o/ h* @( ?9 w9 p1 z7 s. ^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N6 m O3 g2 e, e仰韶得名于何南省渑池县仰韶,它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
' b/ K6 d# o) N# s& E1 H! ?( o9 {
早期:西安半坡村:圆底钵、折腹盆、造型风格朴实愿望,纹饰有几何纹、人面纹、鱼纹、鹿纹、代表作:《人面鱼纹盆》《鹿纹盆》
, \- Y! o; w) G2 `- y0 Y9 W中期:庙底沟,代表器型:大口小底、曲腹盆、纹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向变形发展,纹饰有动物纹主要是鸟纹和蛙纹。
$ c) h' F/ Y: S6 w7 t4 Q
晚期:马家窑,分为三类:1)马家窑2)半山3)马丁。器型:盆、钵、瓶、瓮,纹饰有:涡状纹、水波纹、重幛纹。代表《舞蹈纹彩陶盆》。
6 @6 X; F! w- k+ B2 ?8 a
4.怎样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
" ?+ Q4 g, x6 I彩陶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宏伟,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纹饰主要有三种类1)线描2)平涂3)综合。
+ E% i2 k2 b. z& X, R: j1 A5.《舞蹈彩纹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 z) E6 n* e2 Q. |( W. q
是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的造型代表,它以极强的绘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原始时代量重要的艺术品之一,它距今六、七千年前,陶盆内壁绘声绘色有每组五人的三组人物手拉手,步调一致地跳着舞,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欢快的气氛,生动的再现了狩猎舞蹈的场面。
8 l& x- O5 w7 V- ~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j, V0 ^6 h3 e. q! ^7 e原始时代雕塑作品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了远方人类对自身的形态、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代表作: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 U, E; J7 y! u' @( w/ R0 i0 v7.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M0 [: }5 m! `, z3 } `" p
主要有内蒙阴山年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画、广西花山崖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岩画、新疆天山崖画。
# N9 q8 U2 U6 Q& O! x
+ V. K% p/ g5 u1 F
8.奴隶制时代青铜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青铜礼器的用途及艺术精神是什么?
2 Y5 @5 u' J1 P* s! G7 {) M8 ]1)武器2)乐器3)生活用品。青铜器礼器是标志着奴隶主、贵义务兵等级权威的礼器,它主要用于祭祀活动,是奴隶主等级地位的象征,由于它的礼器的特征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和艺术精神,它是在贬低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具有一种狞历美的艺术特征。
) S' m9 L, s( i V* O) C
9.青铜纹样的种类及装饰手法,何谓“饕餮纹”?
+ F' d! S( ^" J/ W5 J- C6 l种类:饕餮纹、蘷龙纹、凤鸟纹。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又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或虚幻地幻想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这是一种完全变形、风格化了的动物形象,它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有助于造成一种严肃、静穆和神秘的氛围,体现了早期奴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4 _) k' u8 {4 x9 _+ B$ G
3.青铜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艺术特色以及重要的代表作? a.
. ~) a7 o$ A6 x* o! H! {/ b初期(殷商前期)艺术特点:饕餮纹处于松散的状态,器型单薄,没有脱离原始风味,代表作《兽面乳钉纹方鼎》《兽面纹鼎》。b.盛期(商后到西周初)造型庄严、典重、古朴、纹饰层次分明,给人以狰狞之感《司母戊大方鼎》。C.转折期(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抛弃了饕T纹、KL纹而是自由朴素的窃曲纹和重环纹,代表作《颂壶毛公鼎》。e.衰落期(春晚到战国开始)纹饰主要变为精细的几何纹,并以现实的动物作为附饰物,代表作《莲(立)鹤方壶》。
: h$ u" p+ v/ h. l) A
10.《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艺术特色?
) D- i0 ?. m. W ]4 t% h0 \
人物龙凤帛画是一幅现存最早的绘画之衣,是战国时期的楚帛画,它的主题表现一贵妇人乞祷以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在,体现了楚国当时的奇异幻想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化世界。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勒的表现手法,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人物御龙帛画是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主题是升天,画面是楚国大夫屈原驾驭飞龙,它是以单线勾勒,设色平涂兼施渲梁,用笔应物象,象形体质地和运动而有粗细,刚柔等多种变化。
9 ?4 L9 t, ^, n1 a% \
11.为什么汉代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绘画表现主要题材内容是什么?
p% E, q* h6 E# |1 _主要是当代社会兴起的厚葬风气有关,当时汉武帝由推崇黄老思想而变为独尊儒术,尊崇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倡行孝,而行孝的主要菜式为厚葬,所以汉墓艺术为厚葬风气的结果。a.
6 U6 |0 e/ j- B5 L5 ]原始神化、神化世界、超时空的图示。b. 历史故事、古圣先贤 c. 世俗生活、自然环境的描绘。
1 O* a% c8 h7 F; d$ n- `& [# W
12.简述重要汉墓室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 W" J1 E" `, d5 w6 K& u有洛阳西汉的千秋墓、洛阳八里台西汉墓、山西平陆枣园村、河北望都、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其中千秋墓最早。山东武化祠主以描写历史的故事人物宣传儒家教义为主。南阳以赵寨砖瓦石画像古墓为代表,取材有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场面,奇禽异兽和神化传说、天文星象。
7 W q4 W x( b; B5 ^6 J3 I, w2 R b( [13.略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风格。
" @& S( O! q0 `, u' r" `
是秦代著名陶俑,被喻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出土:
+ B% d& `6 P' c6 Y/ S+ j8 L整个布局以1号坑为右军,2号坑为左军,3号坑为军幕,构成了完整的军队编列体系。整个军队队列有序,军容严整,歌颂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以精神,造型手法非常写实,军吏形象直立静止地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
9 L5 w1 ~, J1 k2 \/ f14.略谈对霍去病墓石雕的认识。
4 G+ I% T, @% \% P6 K3 L
(卧马、立马、跃马)又统称“马踏匈奴”具有巨大感染力,体现了汉代艺术的拙美,刀法简洁洗验、造型朴拙粗放,造成了艺术内在惊心动魄的气势和运动感,这批古雕是我国古代大型的纪念性雕塑的杰出创造。
9 ^8 K/ Q. y- @/ `0 t15.秦汉绘画有哪些主要艺术特征?
" L4 P; E5 _; v1 t- n4 @a.秦汉绘画构图多采用平列式,填图构图饱满,章法布局即有变化又紧密统一,显示出运动性节奏感和有机统一性。B.
; V, J) R$ N- R! a, O
所有描绘的形象无不具有活泼的生命力即注重传神、达到形神兼备。C.具有强烈的运动感,汉化的运动感除了人物形象、动作、身段夸张性物征造成以外还在于飞扬流动的线条和善于把握人物运动和情节发展到高潮前的瞬间并加以描绘,以拓展运动的形式空间艺术的表现效果。D.
$ m6 c/ S- H5 x用运动的线条和块面的结合塑造形象构成画面。E. 设色鲜明、强烈而又沉着、和谐。总的给人的感受是气魄深沉、雄大、韵味醇厚、质朴。
) P# S# Z, ^( c; O( { w
16.战国秦汉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铜雕作品?
) h* k3 A) m3 d/ f8 v$ A {云南出土的铜雕《虎噬牛案》,汉代代表作有《长信宫灯》《马踏飞燕》(又名铜奔马)。
0 t' Y! K9 @& D& [' G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 c' y: f$ y: T, y8 o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汉时就传达室入我国的佛教有了较大的发展,魏正始以后,士族文人大多崇尚老庄,追求纵欲放达的生活超然物外的精神,清谈‘玄理’之风弥漫。
; P* n4 J& C2 q3 d4 L
18.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1 o/ v; [& a# h8 P+ f% _
从美学的角度看,自卫协之后一段时间内,绘画从汉代古拙、雄壮、阳刚之美转化为巧密、婉约、阴柔之美,这正是时代精神、人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转化的外化形态。
! }. M" q6 \# C& D) g& A
(曹不兴: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其所画佛像被称为‘曹家样’其特点在于‘画衣纹稠叠’胡有‘曹衣出水’之说,其用线缜密、细柔和衣纹的秩序与汉画简朴、遒劲、飞扬流动的线条是有所区别的。
9 h5 F0 V4 _$ V7 t# T6 ]卫协:巧密与粗思)
0 B: ?, K8 ]! |4 _% M" z
19.顾恺之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古代四大画家: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吴道子)
, ^ E5 K. S; Q6 S% F7 \, L+ s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继承发展了卫协精思巧密的艺术风格,把中国绘画的生要手段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单纯满足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是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新要求: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在他看来,只要抓住眼神的刻画、四肢形体的准确与否对‘传神’并无紧要,同时还注意如外貌、生理特征、人物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关系等对表现人物性格和神情的特征,‘形具而神生’传神必须先写形,写形是手段,传神是目的。
. i3 X1 n ^8 s' O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审美主体)必须通过客体的外在形体的描写而把握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做到‘神仪在心’才能塑造出高于外在形体美的内在精神美的神象,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像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对对象之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牲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世态感受。
9 H/ M, C( X' Z% `3 z‘妙得’:为迁想的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 k1 m, n P. b
他还认为具有生命力和思想感情,处于变化运动中的对象为画家在形神的掌握上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的余地,因而易使画家‘迁想妙得‘,此理论是对包括了人物、山水、动物在内的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也是指导其自身艺术实践的准则。《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i) G$ d$ }& ~ d& s8 N20.‘六法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谢赫)
) A5 {3 Q- l4 \; X( ~
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 b4 o1 U/ S7 ]' L+ E& @: |7 _ v气韵生动:实际是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 K% t9 L: D" ]: C, E v
骨法用笔:内在的‘风范韵度’集中表现为外在的容貌与骨相的一定法则,谓之骨法,通过用笔来捉取人物的骨相法则(刻画容貌)进而揭示他的风神韵度。
- B* j1 h% L( d8 H
应物象形:即画家的观察认识方法,可以变形夸张但不能主观臆想。
+ W: S) k9 d K7 v& b+ _随类赋彩:任何客观对象都是以其自身特有的形体和色彩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画家必须根据具体对象对绘画作必要而正确的施色。
) g/ X& ]: |% {经营位置: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构图的关键在于人物位置关系。
+ m7 p3 W% ~3 J1 l, E: p. N6 x传移模写:摹写,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_" ~- C( h4 Z8 q
21.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 }* i% d8 c' ^+ w. K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 p. P3 F3 n, ~2 {0 h2)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 f" N5 n( g+ ]4 C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以虚无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纯客观自然景物的再现,他们认为,山水的美不在于山水本身,而是在于它体现了‘道’,山水与道是相合的)
/ k% P' ^1 _- L; U7 M# x0 `) J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出自宗炳《山水画序》)
8 h" S, u' a- O; K7 n% M22.简述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何为本生故事?
/ Y( M2 H6 Q! N! D' m
莫高窟壁画据不同性质大体可分为:
7 G( s" Z" t& c1)佛像画,是以佛为主题的说法图,供人们供养礼拜的形象;
: y$ a, | g# z: a; U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如西王母、女娲、伏羲等;
$ j3 h0 e' @3 F
3)装饰图案;
# G& B, [ N$ R# E
4)故事画a.佛传故事b因缘故事c本生故事。
8 H+ p! H6 L4 O! b- u0 {: c' w) A本生故事是豆画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指释迦前生包括他做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其故事内容多是早就在民间流传的美丽寓言和传说。
% r/ D, \" d" j; W& O7 n) ~9 Y' Q% C
23. 唐代绘画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
/ ~# }6 q$ ~, O& {% {# D
1)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尉迟乙僧)
$ ] Q* {7 I) ?2)山水画在严明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开始划分青绿与水墨、疏体与密体,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初基。
* t0 `6 c1 g5 i" i$ L* B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起之先河。
9 y0 N2 Z% u6 W8 @/ }
4)石窟、陵墓壁画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的羁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洋溢着时代精神。
7 d2 {! i; E" J j( u- `
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显示了唐代美学的深度。
) U) M3 u9 l) `' E24. 简述阎立本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
2 _/ y) B; D6 P4 _: O
阎立本的绘画创作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其作品《步辇图》
6 @8 k6 \; @' ]7 _0 q6 S' v& i% |选择了唐太宗接见土蕃迎亲使臣禄东赞的情节加以描绘,生动的刻画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气质。此图突出描绘人物而省略背景,制作简炼而工致,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度,设色浓重妍丽,并适当运用了晕染法。传为其所作的《历代帝王图》是反映初唐绘画艺术水平的另一极为重要的作品。描绘了从汉昭帝到隋炀帝十三个皇帝及其侍从的形象,对每个形象都包含着鲜明的褒贬。在艺术风格上,此画有明显的六朝余韵。阎立本的艺术继承并发展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所奠定的‘以线描画’‘以形写神’的美学基础,他用线遒劲坚实,工笔重设色,用笔沉着清俊,在人物形象塑造,精神刻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D" t' V7 [1 _25. 浅谈吴道子的艺术成就,何为‘吴带当风’?
$ ]" j# w i5 s5 C; L
吴道子,又名道玄,在人物造型上‘米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广川画跋》,在笔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他的画以线条为立体,略加渲染来协助线条和色彩相互映衬,形成了崭新的民族化的宗教画,以致整个人物画,他的画风对以后的宗教人物画有重大影响。
" `* k: M# j; |0 P, P2 ], Q
26. 张萱和周昉在仕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自代表作?
- z& T- Y3 k! z2 h( Z! p张萱所绘的妇女形象丰颊、硕体、服饰艳丽,是盛唐后仕女风俗画的典型风格《號国夫人游春图》《武后行从图》《捣练图》
2 B& W) c6 p( g6 I7 O
周昉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其作品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共有‘衣纹劲简,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他笔下的妇女形象由欢愉转向她们在封建束缚下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
1 f0 G# H3 C; M/ u$ K
27. 展子虔《游春图》有何艺术特色?
! X7 m! E! y! @$ j/ O) M7 ^* ]展子虔,唐画之祖,《游春图》是其留存下来的唯一作品,描写风光明媚、春色宜人的郊原,画面有‘远近山川、咫尺千里’之感,其特点是:山的描绘用单线勾勒,填以青绿山脚用泥金,金碧富丽;近处的树勾出树干,作上叉如鹿角的树枝,松身不画鳞,直接以赭石填染,松枝不画细针,只用石绿沉点,人物用笔点成后,加重色于上勾线分出衣折,全画面树木排列尚少穿插变化,表现了山水画从南北朝到唐代的过渡情况。
! _0 a9 O- i' U
28. 李思训父子在山水画方面有何贡献?
. z: n( h9 i$ ~" n+ c4 A
李思训继承并发扬了展子虔的画法,用笔工致严整,得色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性很强,确立了山水画‘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风貌,被后人推为‘北宗’或青山绿水画派之祖。(代表作《江帆楼阁图》)
; u3 p, L$ p. M9 {" n5 l李昭道的画‘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并首创海景山水,其作品《明皇幸蜀图》是一幅以山水景物为主的历史故事画。
# a" n) f- M( M9 w, e2 m29. 略谈王维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 b! o% z; O1 S4 e. s* x王维,字摩诘,他的画喜用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题材,善作平远景,具有‘深重’的风格特点,其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在山水画史上曾被推崇为‘南宗’之祖)他笃信佛学神理,首创了中国山水画中优美独特的‘禅境’表现,他的画变钩斫为渲淡,渐近自然,意境幽深接见天趣,在山水画、诗中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雪溪图》《江山雪霁图》《辋川图》均为后人摹本。
# E: y9 s0 ^: ]% T# Q9 f7 v
3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7 X }) @: \- c9 q" J
这是张操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所得,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非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有好的作品产生。
: ?0 N! E8 S6 m2 q" k- L* D/ g31. 简述唐代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情况?
+ E9 C' l" Y& p- ^盛唐时的薛稷擅于画鹤;中唐时的边鸾所画牧丹和翎毛,设色精工;晚唐的刁光胤擅画湖石、花卉、鸟雀,滕昌祐长于画鹅。根据早期作品来看,我国花鸟画在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研,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的刻画,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折枝花’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
# a! M3 p) \* o5 V0 K8 N, {) h
32. 唐代有哪些画马和画牛名家及代表作?
% h* t2 ~( x, {% k! Q5 v1 r2 f
曹霸、陈闳、韩干是活跃于盛中唐之际以鞍马、人物见称的画家。唯一可寻作品的只有韩干,作品有《牧马图》《照白夜图》。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有韩滉等,他和他弟子戴嵩是两位著名画牛专家,韩滉流传至今的作品只有《五牛图》一副。
1 b9 `6 |$ s: e
33. 唐代佛教壁画从内容到形式有什么新的变化?
9 ]) c' S/ w* J) p7 j在莫高窟的历代壁画中,唐代壁画遗存最多,题材内容也有了新的变化,魏隋时代的本生故事和说法图减少,代之以‘经变’故事和愈来愈多的‘供养人’形象,欢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阴森沉郁的情调,喜乐升平的极乐世界代替了阴森血腥的场面,多半是赞颂佛国的欢乐,暗示皈依必得善果。
9 O- ^* ^; [$ z8 x) Y4 {9 J+ g
画工按现实贵族生活状态对佛经描述的再创造,画面紧凑完整,线条流利圆润,色调明净富丽,唐代菩萨形象更突出了现实生活中女性美的特征,唐代的供养人像也加以夸张变化,艺术上显示出了晚唐风俗画、人物画的典型风格。
+ o7 N' Z6 @, K. L+ ]7 q
唐代佛教壁画无论是经变故事,菩萨像或供养人像都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实现了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转变。
4 r) d' h9 c% b! f, s3 m34.唐代有哪些著名的佛教雕塑和陵墓雕塑?
& ]; E& {. S, y. W& o4 u9 e9 }6 m洛阳龙门石窟中的石刻雕塑是这个时期的典型,本尊为卢舍那佛坐像,两傍依次为:迦叶(已毁)阿滩、二菩萨、金刚与神王,再次为供养人
9 f' D) L8 |! m# @中国美术史试题 D
6 A6 C$ j0 b" S. E* [( T
$ {2 \( V; G/ G( D9 q# l一、填空题(40分)
% ~1 ` |$ x) @2 H; p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是以 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
6 o: U% E; k) i9 [- b3 [$ @7 u2、依陶器的用途可分为器, 器和储藏器。
# f. [' X _6 n- v! _, Z
3、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2 m# I* S A& S; a2 ^) S! N4、画像石是用于构筑、 、 或 的建筑石材。
: R8 D4 ]& W4 b% M% T0 Q* v3 T& V
5、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是 。
, @5 K+ E- u8 o, Z
6、“为冢象祁连山”,指的是汉代的墓址
3 _3 {0 s9 P1 C0 f4 P; k7、《魏晋胜流画赞》的作者是,《画山水序》的作者是 《叙画》的作者是 。
" X' }1 c# r! o' Q" k
8、唐代画家 的,忠实地表现了千余年前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
, L# W" c3 W9 Z- P) y9、“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 提出的。
) r+ |0 \' S0 d' v( ^) X10、五代时期的画家创造了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北方以 、 为代表,南方以 、 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
* C* g% L; h: I% I11、宋代画家王希孟的 ,代表了画院青绿一体精密不苟,严格遵依格法的画风。
4 B5 c% f2 i/ _( K5 h' |12、“元四家”指的是 、 、 、 。
$ ]- j% b. G: ]. ^& N- x
13、“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出于明代画家 的《 》中。
. }. X9 s$ l3 d1 {
14、清初专攻花卉创为没骨画法的画家是 。
3 E7 V% {! d' e4 J1 ~
15、清初“四僧”中的 ,被视为新安画流的代表人物。
" w, F5 [8 G4 j2 x- _
16、清代画家“金陵二谿”指的是与。
& u9 ~' Q3 V6 } _5 x8 a
17、清代木板年画中,杨柳青年画风格 ,桃花坞年画风格 杨家埠年画风格 。
\* ]( s% l& \3 b
18、“海上三任”是活跃在上海画坛的 、 、 。
0 }& {2 k, p3 z7 s: N, l( D. w1 e
19、近代画家 ,从日本回国后,在广州设“春睡画院”,致力于艺术教学。
; {- r; |8 E; B0 |1 r% f3 J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2 Q, g' b9 B1 \) z, M
1、根据现有资料,可知画像石萌发于( )
. ]3 i3 [+ O; ] U0 Y3 X" [A、春秋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 |4 O' p5 V4 |* u
5 C- P+ ]+ X' n# h7 X& ^6 c' ]A、 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 F Q6 m4 t$ L; Q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
. b' ^& Z) r9 b' a- t8 iA、 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1 [* D2 a" F) A) Y,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
, ~/ I3 V, A2 n$ F! [+ N' o$ s- H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 J; t x9 R; z" d* |
5、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 )
, L5 Y3 O' B, d
A、 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7 y' Z- p' {# G7 ~) M
6、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 )
$ L2 U* }6 \6 ^7 X" R* {
A、 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 `; O z" }$ ~! x6 v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
4 y3 O) f6 j8 q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 j8 v* `5 t5 y! |, S' Q3 [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2 C- z2 X( h7 X1 _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 c* j! G5 Z; g
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 )
. y$ Q& {1 I# H( p+ @" H
A、拙政图 B、网师园 C、怡园 D、留园
4 x- {* O' A! c/ Y; v
10、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
- f7 H% n5 _1 l, J& k+ P; b& |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 n8 o4 k+ U" p$ z3 C
三、名词解释(15分)
( b) z! ^: a5 V* ]! y- m帛画1、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 P W: e( m" I% x7 }( _8 q% A
唐三彩2、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 s# `0 A$ m* Z1 \: S6 e+ a& L3 f: P
浙派3、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等
/ w" y$ I: p/ l; n! O
四、简答题(20分)
8 d4 U* H4 P( m; k3 r; ^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 q( V& X$ p; b, z! o7 B! ]7 B, k(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 t+ W* w" O/ u3 W; y2 @ m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5 W: _1 X4 b* u3 f2 y. D7 Q
1、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 R( S+ q! U; Z. ~
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
- ~! j# l- P7 M8 b% H" d6 W(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 f$ R% W2 {) \: p% G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
& |- v$ t h6 `8 h5 w) E- n2、 (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
' |7 g) M7 e" N3 T
一、 作品分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任选一题,15分)
2 i5 C2 C8 Z5 N' o" X$ j8 E- n# t
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1)唐代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
# O$ ~3 M9 C) B) L(2)作品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事件。
) |/ G- u" h& E( d: e# K5 D$ c
(3)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线条匀细挺拔,富有弹性。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而明朗。(4)作品具有历史价值,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阎立本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8 [; s; r8 q! i/ J
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1)元代统治者的荣枯无常使许多汉族文人只得纵情于诗酒。
: _+ x# F9 u4 ^6 p5 h* Z+ c
(2)描绘了富春江一代的秋初景色。
5 p0 {% I9 p! W7 p( d+ O
(3)吸收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显示出较深的笔墨功力。
$ ]# R4 K( }4 ^/ ^8 c* [(4)堪称古代山水画中的巨作。对后代画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 Y; y! N3 p8 k- Z2 L$ ~0 p
中国美术史答案 C
* f5 ]+ a! b) C |& `一、 填空题(40分)
: a% S6 Z% h1 L1、彩陶 2、峙峪、山顶洞 3、礼器 4、画像石、画像砖 5、霍去病墓前石刻、马踏匈奴 6、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7、安济桥(赵州桥)8、吴道子、曹仲达 9、韩干、韩滉 10、徐熙、黄筌 11、定、哥、汝、官、钧12、四君子画 13、王绎、写像秘诀 14、陈淳、徐渭 15、曾鲸 16、金农、高翔、汪士慎 17、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18、赵之谦、虚谷 19、张长林20、郑曼陀 单项选择题(10分)1、D 2、A 3、B 4、B 5、C 6、A 7、D 8、D 9、D 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