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美术简史1 k. N: M- d1 {0 c5 x* f
第二章 奴隶社会时期中国美术史! N) x0 R. X$ [9 E" x) a
教 学 要 求
n7 s- a+ b6 {1 {5 Q- z8 r i! Q 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重点掌握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了解青铜的造型和装饰特点以及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了解奴隶制时代的建筑、绘画以及雕塑。 + x# e% ?* B1 q! J% f- j- Z
第一节 概述5 U- r5 P+ Y. T/ c4 o/ h
一、时间:
) ~" R- e% C/ [2 a. w夏:BC22世纪末—BC17世纪初
; H% B+ y& e1 ?商:BC17世纪初—BC11世纪
4 J: a" Z; }$ u R0 }周:BC11世纪—BC256
2 C! d/ S, ^3 }6 ]/ S7 U; h西周:BC11世纪—BC7711 w) T: s- F2 H
东周:BC770—BC2564 }' R; S) ?8 E; ]7 j& [
春秋:BC770—BC475
% W/ @& p% E8 D4 ]7 r y战国:BC475—BC221(封建社会) 7 R E8 ~3 V4 J4 q; a3 l0 o$ i
第一节 概述
7 d, x* ~* s5 j& v2 K0 l# G. ]# A 二、青铜时代
+ b. s( a; |- u3 l8 G/ }0 { _ 中国古代文化的奠基时代1 g' O8 f8 P& x: P5 r1 ~- d; L( G
美术有了分工和记载:建筑、雕塑、绘画、工艺
, S2 j: `. L$ V2 [7 f 青铜工艺达到顶峰
0 Q& b) M N# ~$ N陕 西 歧 山 凤 雏 建 筑 遗 址
+ a% E6 R( n. @4 z e青铜立人像 玉人骑兽佩
. s4 e9 W% ]& a7 }0 G2 Z方格彩罽 西周 新疆哈密出土% j5 X2 ]- y5 s: i/ B; Q. j* w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 H6 s$ U% w1 H; {. K& v) W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F3 B/ R7 s4 d1 Y1 p0 y
1.青铜工艺
6 J4 {. U* D7 } v/ |- F7 s7 \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青铜较之红铜具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 Z# g6 Q, z, H0 D5 c 埃及5000年 古希腊4000年: V2 E4 O! y( ~. q4 f) ~; Y8 n
中国6000年(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阶段)1 h& J' p9 W5 ?* r, M# F5 m: `0 Y
40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0 D1 c9 k0 T% T( F' K$ E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 s% s, m& o5 M9 N9 [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5 Y+ X! S/ |9 a+ W
2.青铜器的类别
) p) P, M* w8 Z8 _2 K 按用途分:
: ~8 ?1 B8 E, l5 {) |7 _% q 日用品:兵器、工具、乐器、食器、酒器、水器、生活用品等
: C6 ]+ _# e! c: c; D 礼器(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0 p5 B! D/ j' r+ S/ N
夔纹钺 商代早期. Y; B4 f# G3 O$ ~# W/ \7 S
夔纹钺 商代早期
+ ?( {) o: b( |; `9 b6 `. H: _三孔有銎钺 商代后期6 B+ U9 N. U) L h1 n
兵器
3 Q+ h; b8 D" E6 q, d兵器
! @2 u" d- F ^! X工 具
- P! ]- W. S4 |0 J3 @* J乐器7 F0 f' {! z3 A6 Z; ~
乐器
/ W* a4 I5 Z0 g食器
, \) y* L5 Y& d2 t; W# B7 G! Z6 P食器
; L; v# D0 U" n, f' E! m: z酒器2 b: w2 L# j8 @( C$ z! R
酒器6 K* P" y) B# \7 k0 N- F
水器
# y; U' o F2 b( v9 C: p6 y水器
: N& v J9 d. L2 B5 s5 A! ~其他/ u$ w p9 p8 w- t% ]6 j6 B U
三星堆青铜雕塑& K, I T8 _$ c1 r/ w4 _/ |) x
三星堆青铜雕塑" D/ |& i j& T3 e' N( y1 k- x
三星堆青铜雕塑. W z# {! l0 k2 m3 T
三星堆青铜雕塑, \8 J9 k! X1 L3 i5 s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8 m6 X6 R- t4 ? ?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6 i& d# T# W: Z$ W7 {* B* M
2.青铜器的类别+ T- o: O' Y# S8 s2 M& N
按用途分:# j) S8 i$ \9 o6 `! [/ s
日用品:兵器、工具、乐器、食器、酒器、水器、生活用品等: e' o. T, J6 l+ Y% N
礼器(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f# i9 @& t$ G. J/ l9 i
% u8 \$ E5 k, c( X: J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 y" [. b7 t0 c0 f' [8 ] F4 r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K T3 ]4 a2 a" C& y* }
青铜礼器成为三代青铜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是中国青铜器铸造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点。6 D& Q+ Z, f" [9 z/ a3 N& z3 u. {
1.祭祀礼仪之器9 X3 j. x! q! D1 c
2.等级和权力的象征
5 [+ t. @4 X3 q+ z" s+ ^ 6 y% J" @1 K! E7 M) s! s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p( T6 P" n5 ~8 {7 Q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4 o x8 v( p; i( V: D( D 1.祭祀礼仪之器; `/ C) W/ E2 P* p. `$ W; F/ V) T
祭祀,是奴隶社会盛大、庄严的活动,属于宗教活动,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奴隶主阶级笃信天命,认为他们的权力是上天所赐——他们依照奴隶制的模式幻想出一个神的世界,然后说王权神授,使他们的统治宗教化。
1 h4 i1 z9 r/ |, v/ C8 O; J - A3 k. h |2 p& s" R1 N
祭祀之时,青铜大鼎煮着牛、羊、豕等“太牢 ”,成群的奴隶被残杀;在钟鸣鼎食的同时,是巫祝的神秘祷告和奴隶的痛苦哀号。青烟缭绕的青铜器,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0 A. }5 m+ [0 C: d
奴隶主死后,还要把大批奴隶和青铜器投入坟墓,1975年安阳考古发掘,发现杀祭的人骨竟有二千具之多。商王一个妃子妇好墓中,只成套的青铜祭器就有二百余件。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王文丁祭祀母戊的重器。
8 Q8 t8 ?) C9 a6 a# F% u1 T 祭器上常刻有铭文,早期字数少,大抵只注明氏族名称和被祭人庙号。到四周铭文复杂化,多长篇大作,或宣扬死者功德,或刻上周王的任命之令文,或记述祭祀者的功勋,甚至铸上所得赏赐名目与数量。
: s5 z/ y, [! P# o6 y: H# F 这样,祭器就更有了加强宗法内部秩序、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特权地位的意义。而那铭文,在千百年后不仅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成为人们的欣赏物,这就是金文书法艺术。
% t' \1 O8 R" I/ u% ?0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7 @2 {8 U" i# T T; j( T, Y5 D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 s9 `/ k9 D* q) V; |8 U
2.等级和权力的象征
( \- o1 V, g! H 商、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国家,青铜礼器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象征着特定的等级和权力。 1 }- C, |6 ^" v& j: _
《左传》等书记载说,夏禹铸九鼎作为传国之宝。《墨子·耕柱篇》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数百岁矣”。九鼎的迁转,成了国家政权更换的标志。
+ O' b' i0 \1 P2 \# k 楚庄王“问鼎”的故事,在后代成为夺权野心的代名词:公元前604年,楚庄王征伐途中,故意驻兵洛邑附近。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问,楚王便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大表愤懑,说周王室天命未尽,你绝不该问鼎。7 e* c. X% S/ Z8 v7 ^3 o
西周有列鼎制度。按等级权力排列鼎食: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晚周,诸侯自立,“礼崩乐坏”,固有的等级观念被打破,湖北出土的曾侯墓就有列鼎九数,适足表明奴隶主贵族统治秩序的混乱。( p% _; Z; ?5 P5 Y; B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2 k! f! e3 L. I: |2 ~
二、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
2 ?. ?( j. `* w& f1.青铜器的造型' M. t" y" J% n! } g
青铜器的美和力量感,首先来自它的造型形象:实用和特定的精神目的相统一的“雕塑”形象。
I5 d. j& ^# U7 Z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 Y4 i# q) G! |7 [; g: Q二、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
( y+ c \1 f4 j* m2.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 [8 p1 B/ |3 K8 O) _3 d
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云纹、雷纹、乳钉纹(最多)
9 D7 r# x& H p3 X% k1 O) \+ X蝉纹(其次)+ Y1 J7 U, d. X1 q. s
蚕纹、鱼纹、象纹(再次)
( c% _, m4 H7 Q# `0 ? 纹饰,是青铜艺术的王冠。它最典型地体现着青铜艺术的审美特质,最生动地表现着青铜艺术出奇的想象力和高超技艺。6 H/ ? z7 c2 @% D; V
9 z6 U: M$ C$ h$ w
研究者把青铜纹饰称作“神秘的世界”。因为以变形动物形象为主的纹饰大都带有某种神秘意义。其中最常见也最突出的是一种长着巨眼、大口、獠牙、犄角和利爪的可怖形象,名曰饕餮。
& X" O8 S4 \4 q$ r; W* e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这些变形了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 在静止状态中积聚着紧张的力,好象在瞬间就会迸发出凶野的咆哮, 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具有“狞厉美”(李泽厚语)。& t9 s* `% i) M2 @' r
饕餮纹的远源大约和图腾形象有关系;近则和奴隶社会的宗教观念,和“使民知神奸”的思想统治目的分不开。
+ r4 B$ A- ^7 Q; T 饕餮纹在商和西周时期最普遍而典型,艺术效果也最强烈。它的双睛多以凸起的高浮雕显示,整个主体纹样也比器物一般平面为高,上刻阴纹装饰纹样,空隙处多填以云雷纹为底纹,层次丰富,在庄严雄强中又显示出一种华丽和高贵的气质。
( s8 Q$ z* O( y9 u" M0 p, ^2 M0 m夔纹" ~8 ^ H. F6 i* c' l4 ~3 a* R
夔 纹( y5 t R/ Q, y
鸟 纹3 h( j3 m* M" c
云 纹) V8 x! @1 ~0 L! p
镂空雷纹
8 ?: u: P# O2 k3 s乳 钉 纹
: R& V: H H$ g7 p蝉 纹
9 K! a; g0 m" b! V" r& |窃 曲 纹
6 E1 C0 A( F# z* v% N+ P直 纹
7 S. D+ Y& E4 O9 e( p8 p! S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X: K$ b! b9 L, X% I
二、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
0 a! M* K$ t% P; {% A: B2.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组织形式
. F$ Z" ^5 F0 ~; W0 ]- s7 ~ 单独纹样7 W8 \; {, i& Y
二方连续$ g Q8 u. h5 f7 j3 P
四方连续4 H5 I1 z$ O- k9 H8 Q
单 独 纹 样& M% n' d* g+ u* S2 y
四方连续纹样6 e& D E! t4 o/ p! R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
2 R o$ J$ t4 m- S; I9 E/ }二、青铜的造型与装饰特点( i7 N( V O$ _% j v6 g" s
3.青铜器装饰纹样的组织原则9 H4 y1 Q1 |& h% c
“三层重叠”,如《鸟兽纹觚》7 @8 R" y- S" v4 r$ t* u( ]% v% V/ I; Z
“三层重叠”的组织原则:三层青铜器装饰纹样,用细密的云雷纹等作底纹,衬托出浮雕主花饕餮纹或夔纹,再在主花上雕刻其他纹样,复杂繁冗,具有诡秘阴森的气氛。
- e' f, ~& l; F 鸟的双睛以凸起的高浮雕显示,鸟兽纹整个主体纹样也比器物一般平面为高,上刻阴纹装饰纹样,空隙处填以云雷纹为底纹,层次丰富,在庄严雄强中又显示出一种华丽和高贵的气质。
) b d( z/ G0 d+ H& I : w! c6 ^& [8 w' v( Q: L
鸟兽纹觚/ S0 M, J5 V# H9 k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9 p7 @0 X& `* u6 X" R
三、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E% G6 ]% l) L) w
初期(殷商前期)( U% E( M5 h; w5 p$ I
特点:明显带有陶器的某些特征。器型幼稚而古朴,简率而凝重。纹饰或素面或单层凸出,明快大方。7 J# Y `# Z$ J& _9 X; \
代表作《兽面乳钉纹方鼎》。; ~5 |4 P2 }# j& q. n) E; k
商初期
5 o% J2 K; H2 J9 B7 u三、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y0 X3 f$ }3 M$ L# ~; ]3 x* {2 @
盛期(商后期—西周初期)
2 F9 D; N; T& T% A 特点:造型特别庄严、典重,古朴。器纹多全身施饰,多用饕餮纹、夔龙纹等诡秘、恐怖纹样,采用“三层重叠”的组织原则,具有“狞厉美”。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等。
8 T% y3 U2 e9 K& l; T' q- n商后期' H4 t. O% l9 f% _
商后期·西周初期3 U' ?8 ~! u; X3 T5 _8 H2 s7 N
三、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B4 G1 J: p9 v% l" q
转折期(西周晚期—春秋中期)+ p) M# P1 N; G7 D8 Z# g. B* ~
特点:形制较前期简便,器纹刻镂渐浮浅,纹饰采用自由朴素的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蛟龙纹、波纹等。代表作:《颂壶》《毛公鼎》《散氏盘》$ f/ K6 t! Y7 h( ?& l' u
史墙盘与散氏盘 西周中晚期! g$ m* d( i7 T Y
毛公鼎与颂壶 西周晚期
- E" m; Z) _8 |" z' v. ^ 转折期青铜艺术从天上转向人间。不再是神秘、恐怖的狞厉美,而是典雅和谐的美了。
+ u' B0 Z0 {* p三、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 h! p5 d1 ]9 l! u, K5 _8 c0 b& X
衰落期(春秋晚期—战国始)
) R6 F( N; d. N6 p l) S 特点:呈现出世俗的精巧的气象。器制轻便适用而多样,质薄形巧、花纹多,全身施饰。纹饰主要为精细的几何图案,并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风格清新俊逸、轻松明朗。代表作:《立鹤方壶》《龙纹扁形圆壶》
; ~& s `* f4 m% m* b 龙纹扁形圆壶 河南辉县出土
! Y; X Q! d7 h战国美术 概 述
) q( }2 B0 c$ m- q: j 一、时代背景. D3 J5 Z* U7 T) [, S# f' c7 V
1.民族融合( G3 n# s( ^9 S% n6 @
2.“诸子蓬起,百家争鸣”
9 c, D5 r+ F, O x 以儒家和老庄美学思想为主体的先秦美学显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早熟性和其他一系列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的特征。
: d: Q/ L* N; C第一节 概 述
) \, s! e! [ ^8 ]; y+ j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7 t9 i, B5 O- e# R# e
艺术视角逐渐从天上转向人间,从鬼神转向现实人生。( h6 Q' }& K- i5 E( `& P
写实手法占据上风。
0 i9 T/ p, ?+ [( n& p/ Z战国青铜雕塑
$ O; w" W5 T, a/ w, _8 B战国漆木雕塑8 m2 z4 p# F/ h6 g/ M
第一节 概 述
1 D. D3 ~, D0 g- m; n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 `" k4 [' z( Y0 \ 1.绘画和雕塑走向独立
- o0 n& H4 n1 e& o# u0 V$ O 5 n6 A6 o; @5 q1 l
鹿角仙鹤湖北随县出土0 {; U8 a- G) h, F5 z+ k3 w
第一节 概 述
; [$ S- F* F* V* M2 D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 d0 ?9 E' `7 B* H9 J! Z 2.青铜工艺技法多样,有模印、线刻、金银错、鎏金、镶嵌、失蜡法; @3 U5 H8 N' l0 `3 ^- |
模印: x. J" s% E, Q0 J! b! m. f5 }
模印是将花纹刻在陶模上,在铜胎泥坯上印出花纹,是此期最流行的一种表现手法,通常应用蟠螭纹,连续反复,穿插盘绕,具有华美繁缛的艺术效果。2 W7 U9 d# l8 d2 o9 u- P6 k/ x
鸟盖瓠形壶 陕西绥德县出土' n7 s0 _: x3 Z/ k: o" O
线刻、镶嵌! f' Z: ~; b0 X4 _
线刻:是用利器在铜器表面刻出纤细的花纹。! g- C3 N" S" J0 W5 l
镶嵌:指在铜体上刻出线槽后,嵌以红铜丝或宝石。 T/ }( `) q. y% H5 E
镶嵌
' O6 \ ~7 n7 f ( A! x# S3 |% t! G) G3 I5 y
金银错
L5 S+ [3 T% a$ c+ } I, L5 `/ ? 指在凹下去的文字、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银进行镶饰。" E9 K0 K# j P F; s+ G1 x' ` u+ M
错金银兽首形辕饰 河南辉县出土
- _/ {! {$ i7 N+ f$ z错银卧牛
+ ^0 U3 C; [0 y* i8 y3 b失蜡法2 r7 k2 Q5 f5 a
以蜡刻成器型和装饰,内外敷泥注入铜液,产生层次丰富、透雕复杂的形体。$ x6 Y! f+ o9 V8 ^: U2 \* ^
云纹禁春秋中期,河南淅川出土。据鉴定,此器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失蜡法铸造器物之一。" r, ^9 i7 R7 M" l
曾侯尊、盘 战国 湖北随县出土
1 G F+ j! o( _! O3 y$ h, l镂刻$ @5 L F/ ~2 K% ]+ I- L
双龙透雕纽饰9 ]$ i) y# `/ f7 A0 l+ d2 ]
战国青铜工艺
+ W- A- F4 E5 m0 w第一节 概 述
E1 |- \& n0 \/ e9 j: { 二、战国时期艺术概貌) ?8 i) E$ z& L! W% f* _
3.建筑、书法、纺织等也有较大的发展。
5 L* u- b; o6 v: y- ?5 H8 W建筑
: w5 ~- F/ S% G/ z4 _ 1982年发掘的浙江绍兴坡塘306号战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铜质建筑模型,是我们现在掌握的几个战国时期建筑形象中的一个,它对于中国建筑史研究来说,是一项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2 r( ^+ _# a$ {. n浙江绍兴出土 战国. n3 @2 A y+ e' |9 N! N
瓦当 战国9 l V% g; e! }( U2 N
放牧纹半瓦当 战国
: _+ [6 r- D' F5 Y+ T5 g石鼓文" L) X }# A8 j; D
是籀文向小篆过渡的字体。其线条圆润流畅,字体古意昂然而又清新典雅,对清代至今的书法影响颇大。6 X4 x5 P# [1 |
锦袍 战国中期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 f% v2 Z; ^$ M: F, J0 `为什么说青铜礼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0 G% \' T+ M. G 艺术的审美价值不仅取决于它诉诸于视觉的形式因素,最根本的还在于这种形式因素所依托的深刻精神内含。殷末至西周初期是青铜礼器的成熟期,此期的青铜器负荷( r) s m \$ [% k. y, V
的政治、宗教功能完满地体现在它的造型和纹饰上:造型特别庄严、典重、古朴;纹饰层次分明, 强烈夺目,给人以狰狞、神秘之感,具有振颤人心的精神力度。& S( F1 U0 z, ~
无疑, 商后期至西周初期的青铜礼器成为了奴隶主贵族权力、意志、威严的象征物,故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此期的青铜器最具价值。2 J# v4 n% {# U1 A" u6 a* S# @
第三节 建 筑
$ o0 r$ v( z+ q6 Z6 j2 f 一、溯源
! @+ X4 |) c8 ^ 岩洞、巢居
# X7 b9 L$ D: k$ n) b" _9 d8 u 干栏式建筑(长江流域)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
; C) x/ O, G( k. ~$ {8 Z- ] 木骨泥墙房屋(黄河流域,)如西安半坡遗址
9 k; D& t; O# Q8 m, ?9 f7 p原始社会姜寨村复原图% N1 E; k1 O \( t0 f& r" O
傣族干栏式竹楼: T+ K. K! v- |+ _8 B0 x) @, e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图 & Z2 N, J" a1 P b
半坡遗址的晚期住房,木骨泥墙,阔三间,进深两间,室内地面为烧烤过的草筋泥抹面,居住面铺有木板防潮。9 R M- k& ~1 ^; A
第三节 建 筑 y1 J. q7 A/ u, `+ E7 X
二、宫殿建筑之滥觞; p8 b0 X' O6 }$ v t5 A ~
1960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部的第三层文化中,挖掘出可能建于晚夏的中国现知最早的宫殿遗址。它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
' b! H7 ~3 s2 E4 A2 J9 I( g第三节 建 筑
- x, e2 a) D( b) ~. G 湖北盘龙城遗址是中国现知第二座最早的商代古城。它的殿堂建筑遗址尤其完整,是至今所知的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的建筑实例。“前堂后室”的布局,奠定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基本结构。 7 g: n# U; W9 l6 z
第三节 建 筑
& g; ~- s9 j/ a, c6 K 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的建筑遗址。
8 c2 W t* A+ D) N! h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3 g* ]- t' G9 \
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构建筑基本形制确立于西周。# m0 W* s K" v' \, Y8 Y2 g4 I9 h
陕 西 歧 山 凤 雏 建 筑 遗 址
# K% n2 Y1 b4 Z. m! X 陕西歧山凤雏建筑遗址(西周),在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凤雏村的四合院是中国最早的院落例证之一。这种院落组合在宫殿、宗教建筑以及其他公共建筑得到非常广泛而长期的使用和充分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的重要特色。
( m& p7 x; [7 A% w5 L) R4 ^$ M/ z: m9 P第四节 绘画与雕塑
3 y3 r0 c4 @; e: v$ k* E一、绘画
# T& d/ f7 Z, p% m器物上的装饰绘画和宫殿壁画1 c/ J: L" v6 J" l
绘画内容:鬼怪神兽、人物
1 W+ \( A6 u1 z7 H# `2 s0 f绘画的作用:“成教化,助人伦”
' G2 {: F/ E4 u5 `! Y5 u绘画特点:以线造型
9 a. C+ C) f6 G( k- x! n白陶豆欣赏
/ D! {, @4 ~# F1 k# \+ j/ M- e4 K 白陶豆,商代,河南郑州出土,刻有精致的云雷纹和圆形连续花纹图案,是一件稀世珍品。其线的运转刚劲有力,有绘画感,又具有装饰意味。
8 v; Q, F5 N- Z" I$ {9 Q4 \/ K夔纹, t5 Z6 K! \- u3 T5 O
鸟纹
t. E7 Y3 |+ J: b5 C1 O- }; B云纹5 \) L! d5 ~' I1 ^# X. T
蝉纹, Z7 U# e# i( W! ]
第四节 绘画与雕塑
& d2 [: j) H' v# e 二、雕塑
9 C" {5 k; \+ m8 d8 Q( p9 e 灿烂的青铜器工艺中闪烁着雕塑艺术光彩。; g: k& ]& b- t
人面方鼎
9 y( \) r# ?+ p8 @+ a# s2 _圆雕和浮雕融为一体的青铜造型
! I0 P% H" A# s 圆雕和浮雕融为一体的青铜造型,以动物形象最为普遍和生动。牛、羊、虎、龙、犀、象、鴞……以及种种幻想的、变形的、拟动物的形象,在铜器上比比皆是,且最富吸引力。
! P$ s, B6 q$ o- H4 B 它们有动有静,有笨重也有灵巧,给人以神秘、凶恶、丑陋、恐怖、奇特、俏皮……种种印象,并把我们领进一个人格化的动物世界,一个以动物世界显示人的精神世界的世界。: h3 O# @& b: l' |7 f+ p e5 D
奴隶制时代的华夏民族对动物形象的熟悉和把握,犹如奴隶制时代希腊民族对人体、人的运动形象的熟悉和把握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意识背景。诸如:/ p4 v9 a0 f; M0 R
动物在中国先民物质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动物作为氏族图腾标志在他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动物作为自然力的一种神话形态在商周奴隶主精神统治中的地位等等。
& e( N8 m4 Q& R$ t4 k0 R' ~ 但这些又都是经由万千奴隶工匠的脑和手创造出来的。奴隶们的生活,他们对现实中各种动物的感受和把握(变形、组合、幻想化),这种把握和彩陶时代的原始先民对动物的把握的继承关系……,这种种因素,也不可忽视。
0 }5 n6 x! _+ q, ^2 I6 Z* g鸟兽尊" r1 H4 `( Z x* }6 f
鸟兽尊' g9 j8 h2 a) j# J
鸟兽尊
1 @) R+ Q9 }$ _3 q第四节 绘画与雕塑
% l# K- f. Z! k" `2 e 二、雕塑0 ^* e5 Y3 ~3 H: O6 \$ v
三星堆艺术简介
# L' p0 G! V6 c( q X! Q& [三星堆青铜雕塑- h( U/ L( R6 i& W4 L, V' v
青铜面具
* r. @; h, M% B* o" ]青铜面具 金面罩铜制平顶人头像/ c7 K1 z; X0 q3 e
青铜平顶人头像 青铜跪坐人像
3 k2 w3 m# g; L7 ~# m2 n! K/ K青铜立人像9 p& N% Z5 d2 q7 Z: h A
三星堆青铜雕塑& ^3 C' g* S4 ^) F% q0 t4 m C
+ a: [; e$ {( s* y T9 r6 ]1 \# F
俏色玉龟 商代后期
h# K' L8 ^" v+ C6 |8 U三星堆玉器4 `9 e" I/ W. M
小结( _% h5 o; x! h' h
工艺美术、雕塑、绘画、书法、建筑等在此期获得巨大发展,其中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青铜工艺美术成为继原始时代的彩陶之后,出现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z0 B, k6 S8 T/ L; @" W9 s
练习题
( {2 r! u# O: ?0 ^$ c, f* `3 O 1.名词解释:饕餮纹$ e. l$ f. ~! F- r/ Y9 B- z
2.为什么说青铜礼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5 y9 T. }( S% M- w% ~ q/ L
3.青铜纹样的种类及装饰手法。- q: W5 a `; g% d6 b
4.青铜艺术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期有何艺术特色和重要的代表作品?
( k+ R" t9 U3 b' x6 o* Q
+ `- L5 m Q! G&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