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图8-8)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家用产品的领域中, 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美国的商业性设计 随着经济的繁荣,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消费的高潮,这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商品的废止有如下三种形式: (1) 功能型废止,也就是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完善的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 (2) 合意型废止,由于经常性地推出新的流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即因为不合消费者的意趣而废弃。 (3) 质量型废止,即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便不能使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畸形儿,对于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厄尔等人认为这是对设计的最大鞭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在自己的设计活动中实际应用它。而另一些人,如诺伊斯等则认为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因而是不道德的。 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了所谓的“双轨制”。一方面在服装、家具、室内设计、手工艺品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则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这些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通过这种“双轨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发扬光大,并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作品,1956年,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就是一例。 公司识别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公司识别计划的兴起。公司识别计划是把企业作为设计对象进行整体设计,建立起企业明确的识别特征,全面地、正确地体现出企业的视觉形象。公司识别计划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从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到标志、广告、包装、文书等视觉传达设计的全部企业设计。通过所有视觉因素的系统化和秩序化,创造出企业独具特色的风格。<hide> - 2 N& ?0 O$ V- V7 ?* H! O
-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所谓通用设计就是使所设计的产品和设施能为不同行为能力的人共同使用,例如老年人和小孩都可使用的电话亭,健康人和残疾人士都可通行的坡道等,避免专为某一类人士所做的特殊设计可能带来的歧视,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 N" b+ {' \' ` - 4 F% i2 y2 W+ Z5 G- ]" L
- 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与早期现代主义不同,并不着意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上,而是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设计科学实际上是几门学科的综合,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机工程学、医学、工业工程等,体现了对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消费者更加自觉的关心。 “无名性”设计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日本居家产品公司“无印良品”的产品。“无印良品”在日语中是无品牌的意思,希望通过简单、直接的设计创造一种无忧无虑、轻松惬意的生活。尽管无印良品的设计者田中一光、原研哉、山本耀司、深则直人等都是国际著名的设计大师,但他们的名字从不出现在产品上,在设计中也不刻意强调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这种“无名性”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工业设计的主流,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8 V; W9 T" ^. R8 w7 }9 M/ ^ -
$ S$ P1 o0 Z T: l - 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为代表的“有机现代主义”流行一时,当进入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的所谓“新现代主义” (Neo–Modernism)。新现代主义的出现受到流行的视幻艺术(OP艺术)的影响。视幻艺术是一种利用人们的视错觉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平面设计艺术,它源于包豪斯艺术家阿尔伯斯(Josef Albers,1888—1976)的试验研究。视幻艺术强调黑白的几何形式构图,在20世纪60年代的商标、广告、装饰等设计领域盛行。在产品设计上,视幻艺术的影响是所谓的“硬边艺术”,多采用圆柱体、立方体等简单的几何形状,选材上广泛应用不锈钢、镀铬金属、玻璃等工业材料,表面处理偏爱材料本身的质感。丹麦设计师雅各布森于1967年设计的“筒系列”不锈钢器皿就是“硬边艺术”的典型。
) r+ V( j; I% _4 b" h - 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High–Tech)。这两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一起来了。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0 j7 p/ {* w& j1 x - ' X5 J9 `7 R" u- l- u3 g
- 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是一场广泛的艺术运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因此,波普风格主要体现于与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20世纪60年代,波普设计在设计界引起强烈震动,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波普风格的中心是英国。
. L# M8 a7 P, f }: A4 |( c7 { -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后现代主义对环境的影响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其他设计领域。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这本书成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文丘里的建筑理论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口号,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1939—)出版了《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系统地分析了那些与现代主义理论相悖的建筑,明确地提出了后现代的概念,使先前各自为政的反现代主义运动有了统一的名称和确切的内涵,并为后现代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 A.M.Stem)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他强调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 后现代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70—80年代的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9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逐渐趋于沉寂。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一个名为“孟菲斯”(Memphis)的设计集团。“孟菲斯”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和7名年轻设计师组成。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以此为名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意思。,“孟菲斯”开创了一种无视一切模式和突破所有清规戒律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从而刺激了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新潮设计。 “孟菲斯”对功能有自己的全新解释,即功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生命的、发展的,它是产品与生活之间一种可能的关系。这样功能的含义就不只是物质上的,也是文化上的、精神上的。产品不仅要有使用价值,更要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的文化意义,表达了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的情趣,也派生出关于材料、装饰及色彩等方面的一系列新观念。
! j, f% q$ `( U s4 }" a - 进入20世纪90年代,风格上的花样翻新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后现代已成明日黄花,解构主义依旧是曲高和寡,工业设计需要理论上的突破。于是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永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维也纳出生的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1927—1999)。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部引起极大争议的著作《为真实世界而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该书专注于设计师面临的人类需求的最紧迫的问题,强调设计师的社会及伦理价值。巴巴纳克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在包装及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当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元素。他强调,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并为保护地球的环境服务。1995年,巴巴纳克出版了他的另一本有影响的理论著作《绿色紧迫》。对于他的观点,当时能理解的人不多,并引发了许多的争议。但是,自从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他的“有限资源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复制代码
8 L$ u9 f7 _# ~: N) m9 i</h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