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学习网
标题: 建筑概论——考研建筑参考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xyneed 时间: 2010-11-16 16:38
标题: 建筑概论——考研建筑参考资料
绪论
9 K6 d" a4 k1 |- e. e. N% h% Y) K' ^# d! Z2 w& a$ N
什么是建筑?
; g' M# A# ]/ V) s近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建筑(指建筑物)就是空间。建筑的空间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在他的著作《道德经》第十一章里早已说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空间,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门窗、墙、屋顶等实体)所给人们的“利”(利益、功利),是要以“无”(即所形成的空间)起作用的。5 I- A* h# `. q) J* l4 U
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人为的环境,提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生活起居、交谈休息、用餐、购物、上课、科研、开会、就诊、看书阅览、观看演出、体育活动以及车间劳动等等,都在建筑空间中进行。这也说明学习建筑学,须涉及许多知识。
6 u/ i1 ]6 y9 O# M4 M建筑首先须满足人的活动需要。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渐渐得到改善,开始在地面上建造房子。房屋不但在建造技术上有所进步,而且渐渐分门别类,适应当时人们对生活需求,不但有居住空间,而且还分门别类,出现了宫殿、庙宇及其他类型的建筑形式。; a- Y! p* d8 H6 X
; T# K; z) B% ?1 [
一、建筑的时空性4 f) i6 m: @$ N. V
1、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
, M: e; D; ~( Z; I$ Y2、对建筑的使用上也具有时间概念8 \( I$ [5 X2 Q/ }0 {
3、建筑的历史性,在时间意义上也表现出来' @* U# O. c. [; F C- `
4、建筑自身从建造到拆毁,也是它的时间意义
* Z- N. j1 ~; C5、对建筑美学本身的变迁
' l! c7 n6 C3 y二、建筑的功能性
" C2 I# P% ^& y1 `建筑的首要目的不是艺术,建筑设计不只是塑造一个艺术品,而首先是个使用对象。住宅首要的目的是供人居住;应当首先记住建筑以功能为重。建筑,提供给人们一个有用的空间是首要的。建筑的功能性要做得成功也是件不易之事。
5 L7 | b) W2 N' t3 P3 j三、建筑的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 P: w+ w4 y' g0 F% p
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它具有高度的工程技术性。建筑师不但要重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必须注意经济问题。7 Q& w7 c. ]0 M' D/ c" V1 f0 _
四、建筑的文化性) T% t8 f6 W! P
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并且还具有文化性。所谓文化性,就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它的历史性和时代性。7 ~. q" v! ?! P% {
五、建筑的艺术性
9 l1 b# P% V8 I a) `8 I建筑不完全是个艺术对象,但建筑无疑具有艺术性。建筑的艺术性,它与其他造型艺术具有共同的形式美法则。
' A* d8 x1 U- B% ~0 H. O# {. g
2 d: w; }4 l* ~ v7 A6 E2 W3 F* V3 m+ G# M, ?/ X
第一章
8 S( g9 {0 N, @, Q! ^0 o+ {4 a建筑的意义
6 h; U {9 W3 Y3 G3 M7 y3 q. E
# d1 k/ [# w/ u
第一节
( q4 L9 |7 i: i; V: B& S0 c5 Q建筑的基本概念
, x' L+ w" k) B" M. J' u' u
一
( @. }; U: Y; Y: u6 V W* h什么是建筑?这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建筑就是房子。但当我们接触建筑,把它作为一门学问(建筑学)来研究的时候,你却会发现,这种回答是很不确切的。
- j, l* L1 p& ?2 F7 [那么,这些对象要成为一个集合,总得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吧。这些共同的特征,正是我们学习建筑学所要讨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关于什么是建筑这一问题,至今仍在学术界争论着;然而,各种对建筑的解释,却也多少反映出建筑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下面,我们先举几个比较典型的提法来加以评析。* G1 e) |3 e+ h; o* A. f Z
5 e5 u+ N% ^6 \1 T; l& c
二
% v% G: g% p# o# W6 b: B: t建筑(物)就是空间,这种提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说法能够包含属于建筑的所有对象。在这里可以看出,建筑的空间论,既有实空间又有虚空间,而且这虚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实空间是为产生空间而设的。" ~3 v" Y: w/ Q, t, S8 M# C7 W
9 M$ G" a2 b* V K: c2 y# `/ `
然而,我们只是说建筑是实空间和虚空间的合成,也许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它还没有涉及到建筑的一些重要内涵,未表述出来人在这种空间中活动的许多性质和特征。
& [( N. J! L$ N
\ V0 ?* @3 w. F6 x8 @& S# v9 y: @
* O8 J8 }# v. v! y6 u2 l三
. Q0 x# J8 Y. r5 v
建筑确实称得上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很古老的艺术。在古希腊的光辉的艺术中,建筑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 t8 T) i9 u% p# O4 T
从逻辑上说,建筑和艺术是一种交叉关系,即建筑除了它的艺术属性之外,还有其他性质特征;而艺术除了建筑这个门类以外,当然还有其他门类。) \. W: U) n/ y$ J& h+ J" t2 c& s$ y
. r' p. Y, S4 R# S/ f
g5 E& |+ j7 L2 P" a- r四
& g: r' t; `. `* |6 ~: L* j: w ~& ]
著名的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提出: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另一位有名的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也提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这些见解,就意味着人们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建筑,首先应当是给人们提供活动的空间,而这些活动,则无疑是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两方面。现代建筑把建筑的艺术,不看成是独立的纯粹的艺术,而是把这种艺术也包括在使用的这一范畴,即满足人们的精神活动。
" d/ z) |, ^, I% f: e
! p' Q# v( c- h五
2 [2 k$ |# E% ]7 i& _, ^5 N8 R3 {建筑这个对象,我们所要了解的不外有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建筑的内涵,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上述的许多论述中约略地提到了,而如果将这些内涵进行系统化,则就成了建筑的诸属性。这些属性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讨论。+ I3 r( q- Y2 M# K# l
建筑的外延是什么?有人说建筑是从雕塑到构筑物(指烟囱、水塔、聚气塔、炼铁炉等)之间的一切。这是把建筑作了一个有关应用性和艺术性的线性的截取。但建筑毕竟是一种复杂多样的对象,是多向性的。这种“向”,就是建筑的属性。
+ _( ^8 O* m/ y0 o& x( O# I
8 T. y4 q) f7 I: R- Z7 n# X* g2 E8 e- o5 `' u) S
) a# X) a5 b! m0 C1 q! P第一节
. ~' u" Q- [) _ 人与建筑
( M" J8 `$ i1 S
& \; M" W% V- K$ |! c9 m9 @一
- J! w* d3 k$ b+ f, h9 ] r1 a
建筑作为环境来说,是指导人造的、由实物所限定的、人活动的空间。建筑首先必须满足人的这些活动需要。无论从空间本身,或者构成空间的实体部分,都应符合这个空间的使用目的。人,可以认为是单个的,也可以是人群集合的,甚至是整个社会的。. D2 J2 o7 N3 A& U: Y
* }' x) {3 D' W' M) {' i' p- L
二
6 o, H1 M; W; R" {) g3 a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这是建筑与人的最根本的一个特征。建筑是空间,它由物质所构成。但不能认为凡是物质所构成的空间都是建筑。我们所说的建筑,是指供人们的各种具体的特定的生活活动而用物质手段限定的空间。# o6 c5 Q* i8 K. D* w; N9 o% x
建筑的“人为”和“为人”,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是同步的,研究建筑应当研究人,就这一意义而言,建筑也可以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 b5 F- U2 F8 S/ ]0 u$ P
* K) K$ g7 m" H6 I! O4 o
三
* c! V) k4 [& D0 g
建筑映射着人和人的集合:社会。
4 j' W0 }. ?, {$ T& \5 u4 Y. m5 }建筑反映着人和社会的各种物质和诸观念形态。所以我们说,研究建筑需研究人,研究人的物质现实和观念形态,人的生理、心理、伦理和哲理等特征,以及社会层次上的诸物质和意识形态。
- {# ^" G4 X8 G M5 z
5 Z5 k2 t+ f; e1 M6 d( D
, ?: i r0 ^- ~0 k第二节& U' N% \- D+ Y
建筑的基本属性
3 b9 K3 f& J9 ?+ L& Q一
% \4 V* B% q! T9 S: t" r7 Z0 V建筑的时空性:从建筑作为客观的物质存在来说,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两个方面组合为建筑的时空属性。 a; t' z: V; L s
建筑的工程技术性:建筑由物质所构成,而且是人为地、科学地构成的。
6 O) J% {9 {( Q- v建筑的艺术性:建筑既是个实用对象,又是个审美对象,是一种造型艺术。
9 g* I* W: p# R; l* E- R$ k: d" I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地域(同一种民族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5 }$ l3 t5 d! @
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每个民族或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形态;时代不同,建筑也有不同的潮流特征。6 X7 F4 Z& x% Y
# l$ G: B- [# R8 ?
二
7 \% q$ p8 I6 P- @
建筑是空间存在,是实的部分和空的部分的统一。我们所有的建筑物,虽然用的是它的空的部分,实的部分只是它的外壳;但如果没有这个“实”的外壳,“空”的部分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研究建筑,应当把实体和空间两者统一起来。在建筑设计中,这种实体和空间的统一称作为建筑空间的限定与组合。 o- ?. K% t% W7 g
建筑空间的限定组合,除了以上这两种方式以外,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纪念碑,它是由实体(碑)和它周围的空间构成“建筑”的,其周围的部分,由于碑的存在而其他远离这个实体(碑)的空间在人的心理上就有了区别。这种空间的限定称为“设立”。建筑空间的限定组合方式还包括凸起、凹进、架起和实体表面肌理变化等等。" E% g1 B' o7 S: e* l. a
建筑的空间还有层次的概念。. P; F' B) S6 T$ W) ?
建筑的空间性似乎要比建筑的时间性容易理解些,因为它直观。但建筑也有时间要素,只是时间对建筑来说不是直观的,而是概念的。
1 h: b0 k3 Q2 S( _一是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1 m" l4 P- U) t* P
二是对建筑的使用也始终是时间的存在中进行的。6 b; g# P( N# O8 H! ]0 v2 D
三是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 Z* d7 w$ G6 u% T: y" k
四是对建筑的审美,也是有时间因素的。我们经常说“时代感”或“时代美”,也就意味着产品的美感是要“过时”的。. `3 }4 g0 b A5 e" S# O% U2 D
. n' D5 |* z/ O, _( E, l三
: A% o4 z8 F2 D K4 t
建筑的存在是实体和空间的统一,这个褓是人造出来的。建筑的工程技术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建筑结构与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与建筑施工等方面。
2 k9 h% j) I( Y6 P% S, P0 Z% e9 |1 V, \6 k Q5 U& a5 ~; J/ ]
四
^* K4 ?, @& Y1 Z建筑的艺术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建筑的艺术性多指艺术性多指建筑形式,或建筑造型的问题。建筑虽然是一个实用的对象,但建筑的艺术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或法则。& R/ S: c( G0 ^1 c9 M2 k
, G- F1 @/ u. {* w
五
" R" e) |/ ~/ [1 @4 H' b
建筑的基本属性,除了它的时空性、工程技术性和艺术性以外,还具有许多社会文化上的属性。作为人的建筑,也应当时社会的建筑。建筑旬一种社会文化,一种社会文化的容器,同时它又是社会文化的一面明亮的镜子,它映照出人和社会的一切。
8 `7 R4 W& @% Q. n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的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1 k5 R( \( c W* p+ Y. n
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的第二个特征是历史性和时代性。
l4 @) G: a. h. I5 q, |
6 [9 j9 l* w7 l! K$ K8 s5 _. Y: m5 s0 B4 J2 K6 A
/ I9 {0 A6 L* ]5 ?4 ~6 L7 _8 Y: B c
第二章1 M9 v! y% y: U. E4 T8 |3 z& C
建筑的物质性
2 k' p1 l. m/ g) x2 }% r' a1 ^! F第一节, {* o# p% y+ F! V
概说
. S; m, c$ ?0 c& |& ]4 |4 ~
建筑的物质性涵义包含三层意思,即建筑的存在形式必须是物质,建筑以物质手段构成,以及建筑的使用(方式)是以物质构成的空间。- K9 t8 x5 j% H/ L" b
建筑的存在形式。事物的存在形式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物质,二是信息,三是能量。建筑的存在,当然也无例外地具有这中要素。但建筑存在的主导形式,则是物质。建筑的空间上的物质占有是实体加空间。建筑的物质含义,包括它的构成手段的物质性和应用的物质性。
1 x8 ]5 p( y5 r; h# M% f' R5 k8 S0 k. p/ o, r5 \: U
d) ~. K$ |& |/ i; b' a
第二节
3 z7 k$ g& x* y. G, t5 Z2 }2 K+ A9 N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
2 X9 R) b6 P r; |7 B$ ~
一
& P8 v, m# N# B) L* J0 |, d建筑的物质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S f9 |) }) G( X
) P$ N. e' k5 ~, J9 S6 O {! s" q二
0 Q* J3 s: o& }9 F建筑的构成的基本要求不外有这几个方面:适用、坚固、经济、美观。所以建筑的结构就不只是个坚固的问题,而应当兼顾这四个方面。
- [5 N; R( F1 B t/ z6 @
; [7 L8 @9 v$ H三
$ K7 ?; Y$ }7 c& U3 f: [5 L9 N0 H4 T
建筑提供人们生活活动的空间,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在建筑的物质构成中,坚固性是十分重要的。0 P7 G: R* p" O2 s. H8 {" K
$ K$ Z. T2 o, [1 H0 |% d
四
0 f M3 h# Y( t2 A 从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来说,为了达到适用、坚固、经济、美观这些要求,因此除了要求建筑物有一定的大小,又坚固耐久外,还需要重视建筑的设施问题。1 o9 D3 [3 Z. u9 @. P5 A* s
7 W2 F0 [/ H3 N$ D/ M$ n% M# K6 E6 L$ w# E
; e8 T& k J! Y# G5 i& a, t7 q) f建筑与人的物质活动需求
% P3 O/ `- a2 h0 J& L建筑既然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活动需求,那么了解建筑或进行建筑设计,首先得了解人的尺度。
3 D7 w, J+ A- i9 ?7 j. I
* o2 T& i) G& y+ o4 Z二
& E% V* B" i- P了解人的尺度、家具的尺度和建筑中的一些部件的尺度,其目的是如何设计好建筑空间。8 r( a" w0 c" }8 S
& ]6 R! e) I4 A; B# P4 z
三
4 X6 r7 P0 k% \ S) h+ p8 ]3 v建筑是人为的、人的环境,它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设。对人来说,其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心理的;个人的、社会的;行为的、观念的等诸方面。所谓生理要求,也就是要使建筑符合人的确 生存的基础条件。
' m; N& a3 P/ t1 m: r0 v$ ?& o z
* Q! G" M; M' [
+ f: H t9 @: j$ v第一节
; V5 g( G; w" I4 B8 Z
7 b& C8 N7 @2 Z/ s: S
一
, [' A: M2 X2 m4 ^建筑不仅要满足人的各种物质活动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的精神活动需求。但无论是物质活动还是精神活动的需求,都通过建筑的物质的保证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我们把人对建筑的精神活动需求,也归纳到建筑的物质性之中。/ j7 t; Z. v& P3 g5 w, U
; m4 s5 M, s) n: N" g$ X二
) P* Q4 g4 S. _) H9 h% r/ U# K+ x诸如获至宝 此类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都仅仅是基础的心理活动(需求),还只是停留在感知和认知的心理活动阶段,这些行为也几乎都属于物质功能上的(要求),尚未涉及到高级心理活动。' B" ]6 s( f9 j0 L
# R* u! \1 n) z" J) @" v
三
0 i% |2 S# Z$ ~2 I0 q$ Z设计者必须了解形式给人们心理感受上的规律,它不仅是知觉心理层次,也带有更高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需求。, W! f: y0 Q+ _: ^+ d3 P
) Z( N7 i& W' T7 ?2 _9 Z, k四
+ I5 I: b( o. Y$ `按照心理需求的层次,在建筑的私密性要求满足的基础上,就有交往的需求。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的心理活动与人际交往紧紧相连。到了这个心理层次,人际交往的需求也就被集中地反映出来了。
# y5 w/ z* D& E人际交往的要求不外三点:一是人与人的相互了解,这是最基本的,要做到这一点,空间(指的是各个单元空间)必须是相互开放的,即你能了解到我,我也能了解到你,而且可以相互走来走去,但却又各自有一个空间范围;二是人与人是相互尊重的,也就是说,空间的结构布局不像宫廷建筑那样论资排辈的,而是相互平等的,各单元空间呈现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感觉;三是人与人相互学习和模仿,不带任何强制性,现时代的精神总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就希望既分又合,而不是全部敞开,只有一个大而空的空间。
) q5 r" ~* i8 A: G, z# D# s2 t2 q2 \# @/ M" ^) ?& [7 P# }) p
五
# ^. x& G% c1 N
再上面一个心理需求层次是招徕和展示。这个层次和前面讲的交往需求相近,也是人际的,但招徕和展示是指空间的一方而言,把这个建筑(空间)作为主方,在它之外则为客方、客体、对象。
$ Q( m7 E I' ^' s& a }1 L0 E
! H$ }- F3 l4 |, S7 U7 j8 o; b六
- Y+ `: Y* }' b, D* g更上面的一个心理需求层次是纪念性。纪念性建筑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庄重,二是有感情。1 L8 d: X% ]. \! Q2 Q' f! i/ L
5 y3 W, x0 o( Y/ l七
: }3 e4 x1 g! a# A) i# Q
最后,即最高的心理需求,是陶冶心灵。- j; s: O- x8 W, H
无论什么建筑,凡是讲它的艺术造型的,那么它的目的就是纯粹的审美,或者说纯粹是形式美。显然,这是从审美出发了。它是不和功利联系在一起的美。从人的心理活动需求来说,也就是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 _& J8 N. z& e+ C& V4 `所谓建筑艺术,它的最高的目的不是人际交往,不是招徕展示,也不是纪念性,而是审美,纯粹给人以美的享受。
2 I! t6 m. f1 H* p0 Q
8 b" ^# j/ S$ j! j: b, e
9 C: e. K9 Q+ V# H" k+ ]0 c& ? {- Y
, M% p; D; v9 ?2 @7 Z; s第二章) A. ]1 w, Y: m& _8 b* n2 S
建筑的社会、文化性
: e: ?) L1 i# P+ g+ G" ~第一节
4 {) W9 V, Q& H% ], w; `3 S0 F! `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4 K, m' W" V. P0 z( C一
& ~9 h' W" O& }8 q( Y
社会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属性,由它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时代性以及艺术特征诸方面反映出来。0 x: Q8 z. i- p' f; Z* ~* y3 i
首先要说的是建筑的民族和地域属性(或叫特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形态、伦理形态和观念形态,这些不同点,都在建筑上反映出来。
$ @5 m! C% X& _0 y0 E2 P, o0 I; Y- K5 U: e2 j( D
二
# X# s5 M3 ]2 y3 x9 V8 w6 K
建筑的地域性的差别原因,可以归纳为主客观两个方面。其客观因素大体有:气候、地貌、生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其主观的因素大体有:社会的结构形态和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以及与相邻地区的交往程度。
6 c, S, R j$ p6 o# s& l7 Q9 { U; H1 q3 H; p$ S, `$ c
三
+ Z. {8 W; f( M% A% H4 ]( L
建筑的民族性就多指社会的因素。# z, r) x! ^. w- j; L4 Y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形态,满足着诸民族各自的活动要求,同时它又作为一种象形,表现着诸民族。
1 m4 j, f% k) c从文化的结构来说,民族对建筑的关系或影响,要经地域对建筑的关系或影响高一层次。& \# C2 o4 l6 F
民族的宗教特征,在建筑形象上是十分明显的。9 F4 {; W$ ~* R$ h6 C u
第二个要素就是伦理特征。
~# a0 o& H L( G5 @3 d1 I
& v) l7 |# w ~2 `# F6 C9 g2 a8 g. }$ n
第二节
8 P; E7 M; j( e8 g" w- M 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
1 }0 t" e$ R. c9 C2 L! v
一
* l0 v6 F/ [% w) Z1 W6 }* S! p; _8 y1 ^建筑的历史性是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这类就叫同步性。, ~/ f j% S; @% D6 q9 d$ H
建筑的历史发展,往往有一种连续的特征(或现象)
( H7 ^" k6 h8 C! e! E从民族概念来说,我们也应当以历史演化的观点来认识,也就是说,民族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演化着的。
8 S# Q T! r3 r
3 d7 P: p3 i5 w二
* }! D: x5 C/ |! d4 F9 ^
时代,引起了社会的变革,这首先是在于科学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以及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整个社会,从政治、经济形态直到文化和观念形态,都发生变革了。科学技术是这变革系列中最能动的领域,是原因的原因。- X; i9 d# g+ v" q+ E8 U
古代建筑用繁琐的装饰来显示它的高贵富丽,显示它的社会地位,显示它的文化艺术特色。从19世纪中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建筑的内容和形式也就开始了根本性的变革。人们也渐渐对新的建筑产生美感。建筑,不再是古典的形式和装饰,而是以新的形式,新的材料和工艺来构成。8 o8 T+ {% h" E' w9 R$ p. F( Q0 K3 m
当今的时代,技术发展得更快了,影响建筑造型更甚了。不断地出现新的建筑品种,如薄壳、悬索、折板、张力结构等等,使建筑形式丰富多彩。3 d# [5 M0 h, |5 n4 i8 v4 {) m. g
* O; C3 ?% m: y1 G9 g* H! J9 z& s( [
第三节
* k% T7 Z+ w) n A6 ~& K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0 x* H6 v3 I/ W4 x
一
* f/ J, k! C/ [;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强烈地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
& }7 y4 e$ E, e- i Y& m$ k% u建筑作为文化来说,有它的两个独特的性质而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门类。其一,建筑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其一,建筑既表达着自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整地映射出人类文化史。
& e! S! m# c9 N4 N建筑作为文化,它的作用还包含着对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h# m n# r) Z7 x1 a6 O7 |
建筑作为文化,它对人的心理反射作用大致有三个方面:①人和社会的崇高性;②科学和文明的召唤性;③美和艺术的陶冶性和自我完善性。而建筑的这种文化“功能”,它的表现形式即为建筑艺术。
# o4 T, r" t3 y! y7 Z
1 V" k" y7 ]/ M& u二
+ T6 o1 }2 l& a/ d8 p6 E# e! C7 A
建筑是一个实用对象,又是一个艺术对象,真正的建筑艺术形式是以建筑的美为其目的。建筑艺术不是一种纯艺术,建筑必然是有非艺术的目的,建筑艺术的逻辑位置是交叉的关系。建筑既有艺术性,又有其他内涵。
; v$ H7 T% A# j' T) \7 D; k! a7 Z) g/ w: }/ s5 y
三
. p, s3 `/ f, M z; B+ X( O. K- }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特征,这种“语言”,在人们的心理过程中就是形象思维(不论是设计创作还是欣赏)。建筑艺术“语言”,也就是建筑的形式美法则。具体的法则如下:
: Y& F& P6 K( e* C8 Y. |) W+ h" D1、变化与统一3 T7 [7 z, Z& R' M9 q; S+ m
2、均衡与稳定
, d" r7 Q1 Z- G. {9 n; D3、比例与尺度, ^6 L+ g" e' Q# D$ _ K
4、节奏与韵律: f) j1 @' x( M+ u( B
- ^! u) n# J o; j6 ^; G4 k3 ^! r' }/ n$ E$ x
7 |: x2 u3 l5 D( v( K' x
第一章4 C8 k5 }' a" {3 J0 d4 l1 n& H( A
中国建筑的沿革
( o- Q/ a( r8 W( O* a9 D
第一节- b* J1 Z+ {+ P$ I5 I1 k3 M% F% ~
中国古代建筑
/ j% m% F2 R6 k% `( U5 W
一、史前建筑及先秦时期建筑
" v/ i/ G- T7 `9 B0 o$ r1、中国古代历史与建筑: ?$ D8 z7 H2 \+ l
2、史前建筑2 {/ A3 h$ U0 q$ j1 [, C: o+ V
3、殷周时期的建筑
. S' t4 i% @1 e4、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
. @+ c0 B2 M# [#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9 e: d5 ~3 H! Z+ M, y$ M1、秦代的建筑
% u% A1 U! l7 H8 Q8 j/ w2、两汉建筑
2 r- u% L) a& d! z3、魏晋南北朝
( Y. ]1 e% F/ H8 ?. O( t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 Y/ W/ b3 s$ C0 t5 ^1、隋代的建筑4 ]' ^1 |% d6 I {1 H
2、五代的建筑
. n U% y" S* x$ V四、两宋及辽、金、元的建筑
2 N& X8 }+ @5 U6 U1、北宋的建筑$ v, N# Q2 n$ a( ^, f
2、南宋的建筑
7 W$ ?/ ^3 ]; q1 S) v- M4 Y3、辽金时期建筑
) @; ~ C. ^! K( e0 i, m1 R4、元代的建筑# o4 m$ R L' ^
五、明清时期的建筑) ?: r8 y3 F2 |! q+ ?# m
1、都城和宫殿
" \: b, y4 F2 o* x( [7 n2、坛庙和陵墓) F7 |5 c0 K& G, F& X$ m9 c+ x
3、宗教建筑
# s) _$ j. i4 l( S; Z/ ` _4、民居
6 |! Y9 b" `/ L$ f+ A5、园林
& _4 Q A- |; x$ u" L7 M6、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式
A3 V5 E) ^4 F2 m. n. k: F- P v6 I, e5 m7 f. I
0 I$ Y [2 K7 _" ^# w0 i0 A
第二节3 ?& H/ }+ f" e2 S1 E' f2 J
中国近现代建筑
4 V5 ^: E6 u7 @# G一、近代早期的中国建筑
# k+ R7 N1 s/ P+ n i+ U1、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建筑6 x8 |/ C, l( y& b3 W
2、20世纪初的中国建筑+ ^3 `- x2 Q( d6 f u: @9 e/ B
二、20世纪中叶的中国建筑' c, L% [; @, }. r
1、住宅
- ?2 S2 } a+ ?: s) U2、公共建筑# E7 `: S0 @0 Z- M3 P- L# {
三、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建筑
* k% U4 S& l; w* M# W1、20世纪50~70年代的建筑
1 g# ]) E. m0 `; ^" y- j2、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建筑
' R4 \! |( B) \$ ~, G0 V- Q% K. r, |; j
& N) J) ]6 H$ w- Q3 o# |
# G0 I; r/ p" a Z
2 Y" S- @$ y1 ~$ V( k2 Y3 S - J! g1 I/ }' p; B- v& t( m
第二章% }0 E" ]4 l% ~' N: N I1 i: P$ S9 `
外国建筑的沿革
- j1 j* @$ I; ]0 K0 T) ]5 q第一节/ k. H) }. s/ m' [/ c9 {7 q9 X4 u G* W
外国古建筑
& O) A: \- P7 w一、史前建筑和古代文明早期建筑" V: u1 e; k5 k! I0 E. A0 e
1、史前建筑, ?7 E0 O+ }/ W1 {
2、古埃及建筑
) ~: a+ g& |' R3 }" ]& R u% F6 G3、西亚的建筑
# |: y( p! F7 n% P7 \& W4、古印度的建筑
& I5 E4 }3 n! p' X" W3 ?- ?5、爱琴海域的古建筑4 I7 t: M3 i" {, `$ S$ z
二、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 o; L: x. g) K. E# Z: L9 W, R l1、古希腊建筑
2 ?; ^$ ^+ o/ Q, J& g3 y! ~2、古罗马建筑# c& d5 G3 R% a
三、中世纪建筑* `8 u7 O, Y9 H8 C" `
1、拜占廷建筑
9 _! v f7 Y0 q, O* w& z; Y2、罗马风建筑* m3 H# H& S. Y0 Q! g5 D
3、哥特式建筑
) m5 D& F" ~3 W" Q四、文艺复兴和西方古代晚期
9 r0 R' z1 _2 W" k; o; P% r) K1、文艺复兴建筑. V$ U F9 R) z: J' h
2、巴洛克建筑
# G, q0 @$ t; G6 |3、古代晚期的西方建筑
0 P+ y! J! b2 R2 r4、亚洲和美洲的古代建筑
, Q6 }% W* F: N: r1)) c4 I0 _+ Z1 [5 e
日本的建筑
0 |& O0 L- G; @& J' t+ w! v2)
$ r. b7 f9 q0 x6 z) N y中南半岛的建筑& Z9 g5 _9 w* S$ L9 i8 ^
3)
1 A3 u& u* D5 N6 \4 a印度的建筑
/ b0 y; H7 J) Q( p" {" C4)/ U8 q$ ~/ B% C _3 a
西亚诸地的建筑- x$ d! ^. |$ \! r) n
5、美洲的古代建筑
/ O: o5 E% R" e* K2 y( {
; O r' [, }& V8 U; S; t% t) H8 X+ R/ |5 w* n& M) z
* b0 a/ B |4 C- ^
第二节1 S+ p- `! z' `/ T% q
外国近现代建筑
+ q( c6 Q- v% E6 C- V t9 L
一、外国近代建筑0 M; y3 k% d3 x
1、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外国建筑
$ Q1 g5 q! f# @0 d! A1 i2、20世纪上半叶的外国建筑% _& A- k) S2 u9 c$ h K$ n% g) k
二、外国现当代建筑. A. ?. L9 J9 d J
1、二战以后的外国建筑* U l7 D: v! Y9 W, T
2、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
: \- H4 q$ r- ?1 [3、世纪之交的建筑0 L3 S4 @# f) B% G+ t7 A+ D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11-20 11:44
{:4_91:}
作者: 瑶瑶 时间: 2014-10-13 12:18
请楼主继续发好贴,支持你
作者: elevender 时间: 2014-10-14 23:26
鼓励一写,帖子非常好
作者: xyneed 时间: 2014-10-17 06:01
我见过的最好的帖子了,谢谢楼主
作者: 异国换水 时间: 2014-10-19 13:02
我绝对支持您,今日强帖
作者: Samny113 时间: 2014-10-21 17:57
大家好好讨论一下,真不错
作者: beilia382 时间: 2016-3-11 20:26
好人一个啊
欢迎光临 手绘学习网 (http://zgkysh.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